|
本帖最后由 微笑的先生 于 2023-5-27 20:58 编辑
================
0、前情回顾
================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最终完成了一系列各式各样的摄像机拆解,小到掌中宝DV,大到演播室广播摄像机,最老的摄像管摄像机也涉猎不少,拆机最为吸引人的是发掘背后的故事,如果你还没看过我的帖子,可以从这个汇总中补补课~从广播级走入家庭,80-90年代的摄像机系列拆解贴
本文算是新开的一个系列——模拟到数字~索尼广播ENG摄像机变迁,我向来喜欢成系列的写拆解文,倒手拆解的东西也一定是好东西,近年机缘巧合收购了一大堆破烂,其中就包含本次要拆解的Sony数字Beta摄像机,后续我也将继续丰富我的拆机领域,毕竟全网喜欢拆摄像机的人太少了,很多专业设备内部非常好看(有料)。深耕专业广播摄像领域设备的拆解,看我没错了!
目录:
1、背景介绍
2、外观展示
3、拆解展示
4、拍摄截图
================
1、背景介绍
================
DigiBeta数字贝塔磁带系列产品线
Beta贝塔是Sony索尼引以为豪的广播产品线,市场占有率高,画质稳定性都很棒,我曾经给大家展示过Sony Betacam SP的BVV5录像机拆解,那是我拆的第一台广播级设备,使用的是模拟Betacam磁带。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占据主导,模拟磁带易受干扰,有损拷贝,画质受限等一大堆缺点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是时候了!索尼决定研发全数字格式的摄像/录像系统!
模拟转数字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研发数字Beta期间,Sony仍然在补足最后的模拟Beta产品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生产了BVW-200、300与400摄录一体机,在研发模拟产品期间,索尼积累了大部分后续研发全数字Beta机器的经验,包括Hyper HAD 1000的FIT CCD组件,SetupCard设置存储卡,可变电子快门等等技术,当时已经能看得出索尼当时的发展路线,只是外壳还受限于旧款……
Sony最后一款模拟Betacam摄录机是94年左右生产的BVW-D600(上图),这个D就是DSP(信号处理器)的意思,代表在摄像部分已经全部切换成数字系统,但在录像单元,仍然采用了模拟Beta磁带记录单元。在93年,索尼就预告了数字Beta标准,但真正拿出来成品,则是在1994年晚些时候,Sony终于交出了第一台数字Beta摄像机DVW-700(宽屏版本是700WS,带P则是Pal,不带是NSTC制式),数字Beta也正式更名为Digital Betacam(简称Digibeta,D-Beta),数字Beta是索尼专业产品历史上又一里程碑巨作。
数字Beta继承了模拟Beta的稳定可靠性,又兼具数字格式的无损复制、算法压缩、数字音频等优点,在磁带体积上保持了一致,后续的数字Beta编辑机都向下兼容了模拟Beta磁带,保证旧带子的可读性,另外新的数字Beta磁带增加了记录时长。
DVW-700与DVW-790WS
DVW-700机器作为第一台数字Beta摄像机,索尼直接大方的采用当时最先进的Hyper HAD 1000 FIT CCD(和BVW-D600是同款)以及10Bit的DSP,新设计了时尚又坚固的机身,最重要的是改进了磁带的加载方式,提升稳定性。另外针对模拟Beta不能实时彩色回放的设计,数字Beta直接支持彩色回放,解决了拍摄现场无法在机器输出预览彩色画面的难题。
索尼94年生产第一台数字Beta摄像机之后,又紧接着对设计改款升级,在99年推出了DVW-700的后继旗舰机型DVW-790WS,廉价款709WS与DVW-707,可以说DVW-790WS是700的正统继任者,在790WS上融入了更多先进科技,在推出时,索尼甚至给该系列量身打造了一个御用拍摄电影/电视剧的人设(机设?)
你要问数字Beta好不好啊,那肯定好啊,贵不贵呢?那肯定贵啊:
……央视有数字贝塔摄像机,比如dvw-700和707等,790最好,一般用在电视剧拍摄,属于标清机型,购机报价都在四十多万元,都是磁带机,而且配备的录像机也是四十多万元……
……要是拍电视剧用的话,你最好选择SONY的标清的摄像机,型号是DVW-790WSP一般价格应该在340000左右,镜头是另配的,那就看你要多少钱的了,有一万多的,四万多的还有十万多的,看你的实力了…………Sony DVW-970P - £42,657.39……
反正性能在当时是一哥,价格也不便宜就是了。不过呢,97年新一代数字高清标准HDCAM™出来了,索尼新欢HDW-700来了, 虽然世界上绝大部分地方在97年还没有切换高清,但那个时候的趋势也比较明显,未来是属于高清的,因此标清等级数字Betacam的黄金发展期,其实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两千年初,在往后,Sony又生产出末代机皇DVW-970,给数字Beta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宣告了一个划时代格式的结束,但是数字Beta的基因并没有消失,后续在其他磁带格式上继续延续……
DVW-700这台机器下次咱们再细说,回归正题说下今天主角DVW-790WS的相关参数吧:
因为仍然是标清机器,CCD的像素为1038x504,采用的是3片2/3英寸16:9/4:3宽屏Power HAD FIT CCD。
Hyper HAD是Sony自研的技术,在CCD每一个像素上面增加一个聚光透镜,可以带来显著的画面质量提升,Power HAD在之前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光线干扰,提升光亮。
主要参数列表,最右侧是790WS的相关数据。
并且索尼的野心可不小,为该机设计了数字电影拍摄的配件体系,通过选件电路还可以直接输出SDI信号。
DVW-790WS——半导体强国落日余晖
半导体技术在上世纪前半叶逐渐发展,日本政府在70年代后期推出国内半导体发展激励项目「DRAM制法革新」通过人才发展和资金激励等措施,联合大企业攻关,80年代的日本,在半导体技术上强得一塌糊涂,拥有完整产业链,1990年世界半导体前十强日本独占6家。当然日本的半导体的发展也引起了美国的制裁,经过签订一系列控制日本半导体技术的贸易、技术“条约”,加上新型电脑处理器市场等技术转型,进入21世纪,新兴技术国家的崛起,日本逐渐在半导体领域日薄西山,DVW-790就是在日本半导体帝国落日余晖下诞生的。
虽然在存储领域,日本半导体被阉割了不少,但在芯片设计、生产环节,依然有非常强大的话语权。摄像机等高精尖设备里面,日本自产的芯片依旧众多,有些多的令人咋舌,头皮发麻,当年那些工程师从设计机器,设计芯片,到最终完成一台机器,国产率应该是十分高了,这种完整度得让咱们自己好好学习!国货当自强呢!(反思
================
2、外观展示
================
和其他的机器一样,我手上这台DVW-790WS也是机缘巧合下捡垃圾收到的,成色非常糟糕,不过竟然还可以上电,偶尔能够正常开机,不过带仓已经无法工作,因此只能拆掉……拆解前先展示一下外观吧!正巧DVW-700也在手边,拉过来合个影先~
带电池和寻像器的是DVW-700,啥都不带的是DVW-790WS两台都是战斗成色,没办法有垃圾捡就很好了~可以看得出这两台不能说完全一模一样,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升级改款
难兄难弟都没有了红外截止镜片,没关系后面会补上的
两者贴标签的地方也不同,机背有散热鳍片的是790,这和里面的电路设计也有很大关系,700是垂直于机身摆放电路,790则是顺着机身摆放……
上面是700、下面790,两者还是有不同的
上面700下面790,增加防呆罩(下面选择了开关)和多了一个滚轮选择(前面)
左边是700右边790,大家自己来找不同吧
700是Digital 1000标签的CCD,790WS是Power HAD 1000
790多了鳍片与16:9的贴纸
================
3、拆解展示
================
开拆!专业摄像机侧盖都很容易拆解开来,这是790的电路设计,顺着机身方向安置了很多片大板子
这个是700的机身内部,垂直于机身一共安排了16片大小电路,颇为壮观,改日拿出来给大家拆了开眼~
不过另一面的带仓,是彻彻底底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磁鼓的型号都一样的)
Digital Betacam的磁鼓和Betacam SP的磁鼓直径差不多
带仓坏了,就先拆掉带仓
带仓整个是一个模块,更换非常容易
整个带仓拆掉后,露出巨大的空间,带仓的完全由这一条100Pin的插排连接
磁鼓组件,直径挺大的,拿在手上质感十足,拥有4x4个磁头
走带的无刷电机
带仓的细节部分,做工和机械感十足
仔细看一下机身内部,头皮发麻的感觉,密集恐惧症慎入啊
两枚散热风扇
这种顺向的大号PCB可以利用两侧的耳朵拔下来
而且是堆叠摆放,一共三层
里面那一块则全是超大号的IC
背面是一大堆小IC
拆完后就是主板
连接槽
后面部分还有两个槽
一片是自带的似乎是音频板子,另一片可以插选件,输出SDI信号
里面有一块小板子,上面似乎都是FUSE保险
主板丝印,上面还有很多标识
CCD部分,占的面积非常小
拿到侧盖板上面的屏蔽层,下面也很密集的PCB
做工很好
小喇叭索尼自己产的
各种密集的原件
高级的机器,一定带有两层滤色片,一层是ND中灰度滤镜,另一层是CC色温矫正滤镜,里面的CCD是宽屏
下面给大家看下主要PCB上面的细节~
第一块,上面有叠层,都拆下来
三路信号处理的小板子
占位小板,这里可选另外一个选件PCB,我手上这台机器是丐版,啥都没装哈哈
上层IC板,都是集成电路半导体
第二层
这么多黑块块很爽……
这个上面大IC少了一些,都是密集的各种元件
密恐慎入
Sony Sony 还是Sony
背面的板子,也有烧录程序的存储ROM吧
一小片IC群
排列很整齐的电阻电容群,设计师有强迫症
看一片小板子休息一下,大的要来了!
吓人的巨大IC群,喂!这是摄像机不是电脑
查手册,这些密集的大块IC都是错误矫正IC……不懂,反正是信号处理的,还带一大堆存储颗粒
第二块板子由两片组成
AB面,正面摆不下存储颗粒,反面继续摆
这些IC也不是一家做的感觉,大号IC是陶瓷盖,小的是树脂盖
似乎是音频处理电路
太吓人了,都是自产的芯片
一组4个
看着流口水啊
还有空焊盘
然后我把CCD模块拆下来了
比较小巧的模块,但上面的元件和做工都是一流的
大电容
又是IC,IC……
再展示一下细节吧
================
4、拍摄截图
================
没有太多白平衡校正,只是随手拍了下,晚上室内灯光比较昏暗,如果是白天在室外,这台机器还是很能打的(标清)
越写到半导体集成时代,越接近当下,我不是专业的电气工程师,也不是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只能用只言片语给大家展示一些老设备内部的有意思的图片,有错误欢迎大家纠正~日本半导体时代的确是很能打,做工很好,态度也很认真,这种钻研和细致值得我们学习~下次拆它的同门前辈DVW-700,刚好搞到一台废弃的机器hhhhhh以上就是本帖的全部内容了,欢迎讨论评分
The END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