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傲腾虽已被英特尔放弃,但在作为固态硬盘时,也出了800P,900P,P4800X,P4801X,P5800X,P5801X,P5810X等多条产品线,为何这里却把P1600X称为“唯一的傲腾”呢?原因是,当我们想挑选一块能放到常规硬盘位的2280傲腾时,就只有800P和P1600X可选了;而800P却被生生阉到了PCIE3.0x2,浪费了傲腾的强大性能,因此称P1600X为唯一的傲腾,似乎不为过。
本次测试的是118G版本的,正面贴着表明身份的贴纸,完全覆盖了两枚傲腾颗粒。
主控特写,丝印“AHY21080 SLMXT”,很小而且和800P以及16/32G的“傲腾加速内存”非常像。据说傲腾不需要复杂的耗损平衡算法,因此主控不需要像常规NAND固态一样复杂;旁边一片更小的芯片是供电。
背面没有任何元件。若背面继续放傲腾颗粒,那就有两三百GB的2280傲腾固态了,实用性会有很大提升,可惜。
本次测试机器配置是Ryzen7 5800H / Win 11系统,主硬盘是英特尔 670P。
上机先用CrystalDiskInfo确认真身,可见其确实是PCIE3.0 x4满血状态,而且没有写入量——傲腾主控应该没有被破解,所以这真是全新?
AIDA64也显示它工作在PCIE3.0x4状态下。
TXBench还是显示其工作在PCIE3.0x4状态下。
CrystalDiskMark测试,顺序读写只有1798/1116MBps,远不到PCIE3.0x4上限,倒更像是工作在PCIE3.0x2的状态,好在4K单队列读取还是优于NAND的,4K写已经落后于高端NVME产品,应该是没有缓存的问题。
TXBench测试,结果比CrystalDiskMark给出的更低些。
老牌的AS SSD Benchmark测试,结果更低了,而且用程序自带的截屏功能还截出来win7 basic风格的窗口。
下面是实际文件拷贝测试。首先是20+GB的大文件,从670P写入P1600X,大部分时间能达到900+MBps的速度。
以win11的system32文件夹作为零散文件,从670P写入P1600X,最零散部分维持在25+MBps的水平。
30+GB的混合文件(莱莎3),从P1600X复制到670P,大文件稳定在500+MBps,小文件在80+MBps左右。应该是670P瓶颈了。
总之,虽然在P1600X上,4K单队列性能显示出傲腾颗粒性能是强于NAND闪存颗粒,但是可能是主控原因,导致这么强悍的颗粒性能无法完全发挥——譬如这次测试的P1600X仅接近PCIE3.0x2的上限,完全不是x4该有的样子。开始还以为是AMD平台可能有兼容性问题导致其无法工作在x4,但看了别人的评测,发现P1600X本身如此。由于英特尔砍了傲腾产品线,一款满血的傲腾2280固态已经是不可能的奢望了。
最后,在本次测试结束后,P1600X掉!盘!了!重启连NVME控制器都找不到的那种。关机过了十多分钟才又找到盘。推测是过热导致工作不正常。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英特尔不在背面设置傲腾颗粒的原因——单面热量都导致不稳定,何况双面呢?联想到本人之前还搞到过一块16G的“傲腾内存”——完全可以理解为16G的800P,测试完就坏掉了,只能在设备管理器中看到NVME控制器,这种制造成本高,性能好但发挥不出来,读写次数超多但会因为其他原因(可能是发热)暴毙的存储技术,似乎难逃被英特尔取消的命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