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968|回复: 206

[手机] 自己做板,把车上的Type-C充电口升级成45W PD,用料比原厂的豪华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4 01: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szy 于 2023-6-24 10:34 编辑

上次把新三系上面的USB Type-C充电模块拆了下来,打算测量板子尺寸之后,自己重做一个板子。把原来的两个5V/3A Type-C口改造成双口PD快充。最近快充模块焊接并调试好了。

如果还没看过三系Type-C充电模块的拆解,可以看看我之前发的帖子:
宝马新三系后排Type-C充电模块拆解,准备升级成双口PD协议

左边做回来的板子,可以看到上面有奇怪的开槽,槽内壁镀铜。
这是为了切割开之后,可以让PCB边缘有铜,帮助导热的同时也能增强EMC效果。原厂PCB的侧面就是镀铜的。
右侧是切割之后的样子


切割之后的空板


可以看到板边缘有铜,并镀了锡。
如果让板厂帮忙做金属包边工艺,需要加很多钱。开金属化槽再自己切割的话,还符合PCB免费打样的工艺要求


板子焊接好之后的样子


反面


下面从输入到输出,来依次介绍做工和用料,下图是DC12V输入端子


由于本模块是在汽车上使用的,因此元器件都经过精挑细选,主要元器件采用车规级/工业级元件。
功率器件都特意选用了经过AEC-Q认证(车规级)的元器件


输入端的PTVS30VP1UTP,115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击穿电压33.3V,用于避免后级元器件受到高压脉冲而损坏。


瞬态抑制二极管采用车规级产品,符合AEC-Q101标准


输入防反接MOSFET,采用SQJ463EP型号,是车规级产品


SQJ463EP的介绍


输入端第一级EMI滤波电感,采用线艺XEL6060-272,是车规级产品


XEL6060-272的介绍


输入端第二级EMI滤波电感,采用线艺XEL4030-102,是车规级产品


XEL4030-102的介绍


输入端滤波电容,采用松下的车规级电容EEHZK1V101XP,ESR小于35mΩ,性能非常好


车规级电容EEHZK1V101XP的介绍


详细参数如下


DC-DC芯片,可支持12V输入,3.3~21V/3A输出
由于本芯片是工程样品,还没有公开资料,因此图片里去掉了型号


第二路DC-DC芯片,用于第二个Type-C接口


DC-DC的功率电感采用了TDK的车规级产品SPM10065VT-4R7M,属于一体成型合金电感


SPM10065VT-4R7M的介绍


SPM10065VT-4R7M电感的侧面,引线采用点焊方式连接


VBUS输出端的5mΩ电流采样电阻,用于输出过流保护及PPS限流


上图中还有两个输出电容,采用松下的EEHZK1E151XP,也属于车规级产品,ESR小于30mΩ,性能非常好


Type-C输出端口


LED灯,用于充电接口的背光灯


LED是从PCB背面反贴的


Type-C输出端口的ESD保护元件


PD主控芯片


Type-C输出端口的ESD保护元件。
下方是LED恒流驱动芯片PSSI2021SAY


PSSI2021SAY的介绍


板号,制作日期23年第20周


名字


其它陶瓷电容器,采用工业级或车规级型号,下图是工业级的输入电容


村田的陶瓷电容,可用于汽车的信息娱乐设备


PCB侧面,金属包边


PCB侧面2


这张图可以看出PCB层数是4层(从切面看,中间还有两层铜箔)


PCB侧面对比,上方是自己画的板子,下方是宝马原车的板子


PCB侧面对比2


给PD协议芯片烧写固件,单口最大功率45W,双口总功率54W(共享)。
开始测试PD功率分配功能。
只插Type-C2口,输出功率45W,支持PD3.0协议


只插Type-C1口,输出功率45W,支持PD3.0协议


先插Type-C1口,并申请15W PD(上方的PD诱骗器);接下来插Type-C2口,PD芯片自动将剩下的39W功率分配给Type-C2口(下方的PD诱骗器)


先插Type-C1口,并申请27W PD;接下来插Type-C2口,PD芯片自动将剩下的27W功率分配给Type-C2口


先插Type-C1口,并申请45W PD;接下来插Type-C2口,PD芯片将按照39W/15W分配给两个Type-C口


将输入电压调到11V,模拟汽车蓄电池欠压的情况


PD芯片进行了降功率,按照15W/15W分配给两个Type-C口


给笔记本电脑充电,电脑申请了45W,实际充电功率27W(因为电池快充满了)


给小米13 Ultra充电,实际充电功率23W


给三星A53充电,实际充电功率19W


给笔记本电脑和三星A53充电,PD芯片自动按照电脑39W,手机15W进行分配


三系原厂的充电模块还带有铝合金外壳,先测试不装外壳的温度。
使用裸板进行发热量测试,双口分别输出39W和15W时,DC-DC芯片温度为92℃


双口分别输出39W和15W时,背面的输入防反接MOSFET温度为88℃


装上原厂的铝合金外壳,双口分别输出39W和15W时的外壳温度最高为53℃。
由于金属的发射率较低,使用热成像测试时需要用记号笔涂黑待测的地方,图中的三个热点是记号笔涂过的,没涂的 地方测出来温度偏低。


铝合金外壳背面的最高温度为50℃。


装到车上进行测试,没启动发动机时,给手机充电的功率也能达到27W


启动发动机,在启动时充电模块不会断电


充电模块上的橙色背光灯亮了(外面还需要装个外壳,外壳上面有导光板,测试时忘带外壳了,所以灯光看着比较奇怪)


充电功率没有太大变化。由于手机的相机一直打开着,手机发热之后充电电流降低了


最后放两张DIY的板子和宝马原厂板子的对比。
左边DIY,右边宝马原厂(原厂的Type-C输出只有15W)


左边DIY,右边宝马原厂,你更喜欢哪个的做工和用料呢


附上Gerber文件、渲染图、BOM表供参考。
也可从链接里下载:https://pan.baidu.com/s/13zxiHuLbFyuk7-gv1ONEOw
提取码:dup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参与人数 23家元 +713 收起 理由
stdzlqz + 30
kkdkj + 30 謝謝分享
bonwee + 60 優秀文章
胡不归 + 6 提示灯按慢/快充变不同色,以前我有条充电.
tzgsha + 60 優秀文章
fu691 + 30 熱心會員
zzy_85569381 + 30 謝謝分享
liqiaofeng + 7 優秀文章
victorv66 + 30 優秀文章
飞向狙沙 + 30 謝謝分享

查看全部打赏

发表于 2023-6-24 0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防反接是不是有问题啊?????mos管咋会那么热啊???按理说导通之后的内阻很小,也不会产生那么大的损耗呀????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6: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要是我就买一个12V的USB-C插到点烟器里。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6 收起 理由
ch104517745 + 6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6: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太专业了,一般人搞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6: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去做做EMC,宝马要找你做供应商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6: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害做得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6:56:18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原件,回流焊焊上去的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7: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高手高高手,这个太专业了,一般人搞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8: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大佬,X5应该也兼容吧,可以分享一个成品哈,有红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8:27:49 来自手机浏览器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漂亮啊,打板研究透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8: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充板子做的实 用又漂 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打板自己焊接,有手艺有技术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8: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协议芯片烧写固件,用的什么工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子做的牛X,比原厂更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8: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非常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9: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自己生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9: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板子做得是真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9: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做了钢网,贴片回流,是产品试制吧?
IC温度高可以糊点导热胶。
打板时,IC底下焊盘全部开了上锡,不用绿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9: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USB功率盒,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09: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尽,利用了单位的资源才做出这么精美的成品吧?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21 收起 理由
moontree + 21 歡迎探討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1 19:54 , Processed in 0.405601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