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61|回复: 14

[评论] 揭开面纱,华为Mate 60 Pro自研芯片回归背后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8-31 14: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为Mate 60自研芯片回归背后:或由中芯国际代工,性能与高通仍有差距 2023-08-31 09:45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张雅婷
如果不是华为,或许没有一位来自华强北的手机维修人员,吸引如此多人的目光。
8月29日,华为Mate 60 Pro“横空出世”,一位名为“杨长顺维修家”的博主在抖音连夜开启直播拆机。“牛逼”、“遥遥领先”、“奇迹的时刻”.......超过20万人涌入直播间,共同见证华为Mate 60 Pro这一史上最神秘的芯片,如何被揭开面纱。
对于这一次旗舰机的推出,华为罕见地选择了“未发先售”。发布会还没举行,华为便在官方商城、部分线下门店直接上线了Mate 60 Pro,并表示这是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
虽然华为非常“豪爽”地在官网上展示了诸如摄像头、屏幕等详细参数,但对于最关键的问题:是否支持5G、芯片型号等讳莫如深。与此同时,拿到现货的Mate 60 Pro用户也惊奇地发现,手机状态栏未显示4G还是5G,但网速测出来显然是5G速度。
种种奇怪的蛛丝马迹,将外界的好奇心调动到顶峰——华为Mate 60 Pro是否支持5G?芯片是否自研?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为“是”,那么谁替华为自研芯片代工?芯片设计架构、制程是什么?备货量又有多大?
产地中国、由中芯国际代工?
拆机,或许是解答外界疑惑最直接、最直观的方式。拧开螺丝钉,掀开手机完整精密的外壳,芯片零部件排列整齐,上面的数字、字母则揭露出芯片的产地、品牌等信息。
多位芯片行业人士告诉搜狐科技,一般芯片上面的丝印代码,是由公司自己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像海思这类不对外出售的芯片,公司内部文档才会有参数定义。
CPU——手机的大脑,也被称作中央处理器,决定着手机的运行速度。华为Mate 60 Pro的相关拆机视频显示,CPU上面写着“HISILICON”,代表着芯片品牌是海思。一购买到华为Mate 60 Pro现货的用户告诉搜狐科技,系统显示的芯片型号是麒麟9000s。
与此同时,还有猜测表示,芯片丝印信息上的“CN”则或代表生产地点为中国大陆,2035代表生产日期是2020年第35周。
不过,曾在海思工作超十年的芯片行业老兵林霖(化名)告诉搜狐科技,如果华为想要隐瞒一些关键信息避开制裁,丝印上其实也可以不写真实信息。所以,目前基于丝印信息的推测并不是完全准确的。
对于制程工艺,仅从芯片丝印无法看出来,业内人士指出要了解需要专业的公司进行芯片开盖分析。“把封装盖子揭开,用射线照。”
网上流传的一份某券商电子首席分析师交流会纪要信息显示,麒麟9000s采用的是7nm制程工艺,网传5nm制程是假消息,7nm芯片是通过软件重构、架构重构、计算重构以及面积和堆叠实现的。
多位行业人士猜测,芯片大概率是由中芯国际代工。林霖表示,4nm-14nm的先进制程工艺,全球只有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中芯国际能做到,不可能几年时间凭空再冒出来一家。
一名前哲库芯片工程师告诉搜狐科技,华为收购了一些Foundry,但很难相信已经如此先进了。“从刚搭产线到实现14nm芯片代工,中芯国际花了20年,华为即使站在巨人的肩膀人,也不至于这么快。”
据了解,尽管有EUV光刻机限制,但通过自主研发的N+1、N+2多重曝光工艺,中芯国际基于DUV光刻机也同样实现了7nm芯片的制造。
2022 年7月, TechInsights曾发布报告称,拆解了比特币矿机企业 MinerVa Semiconductor 挖矿用的专用芯片,分析后确认这颗芯片是由中芯国际代工,制程为7nm。
此外,有消息称联通向华为采购了上亿元的Mate 60 Pro。联通终端渠道人士告诉搜狐科技,货源是分批的,采购是按周进行的,单价比较高货值就高。对比需求,初期是供不应求。华为与联通是战略合作,货源支持比较大。
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称,华为麒麟5G芯片量很大,普通用户用不着价钱买,9月产能爬坡期上去了会放开卖,现在前期防火已经是很多同价位旗舰生命周期规划总数。
性能与高通芯片仍有差距,滤波器供应或存在卡点
性能表现方面,安兔兔跑分软件官方发文表示,麒麟9000s的CPU性能强于骁龙888,但略微逊色于骁龙8(发布时间为2021年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做出一款旗舰级SoC,难能可贵。GPU部分由于还没有适配,暂时还无法运行测试。
虽然外界猜测的7nm制程工艺,与目前主流手机处理器4nm的工艺有一定的差距。但东北电子首席分析师表示,华为是通过软件重构、架构重构、计算重构以及面积和堆叠来提升芯片性能。
此前在2021年的年报会上,当被问到如何解决芯片问题时,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曾指出,华为计划用面积、堆叠换性能,使不那么先进工艺的产品也能具有竞争力。
有媒体报道称,麒麟9000s的裸片面积达到了140mm²,作为对比,苹果A14和A15的面积分别大约为87mm² 和107.7mm²。
而对于5G,多位行业人士明确告诉搜狐科技,Mate 60系列支持5G。“这次华为新机能支持5G,主要是解决了处理器中集成基带芯片的生产问题。”
有对Mate 60 Pro进行拆机的博主表示,首先信号部分已经用双层板来堆,而4G不需要。其次,看到了很多和5G相关的射频等部件。
还有不少用户对Mate 60 Pro进行了测速,下载速度在500-600Mbps,而一般来说4G速度是在100多Mbps。
手机要想实现无线通信离不开基带和射频,其中射频主要负责信息发送和接收, 基带主要负责信息处理。
根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分析报告《华为发售Mate 60 Pro的三大关键投资趋势》,半导体自主可控,主要是射频与电源相关,受惠中国厂商包括中芯国际(晶圆代工)、唯捷创芯(L-PAMiD,射频前端)等,但仍有部分半导体零组件无法达到自主可控,其中实现5G的关键零部件滤波器仍由村田(Murata)供应。
目前,对于5G的宣传,华为的态度显得过分低调。搜狐科技了解到,原本Mate 60系列相关线下门店的宣传物料,已有“5G”字样。有媒体报道称,渠道商表示,华为目前已经统一口径,禁止门店在宣传时提5G及芯片相关内容。
而无论如何,不管华为用什么样的宣传策略,Mate60系列的上线,都展示出了这家巨头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此同时也标志着华为手机业务的回归,以及国产供应链的“起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23-8-31 15: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CN代表封测地点在中国大陆,并不代表在大陆生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5: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吹得这么大,看看后续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5: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光刻机造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5: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老旧制程,功耗本来就大;
还用堆叠,增大面积来弥补性能,功耗就会更大;
所以,大家使用时要注意发热,电池耐用度也是问题。这两点很影响使用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5: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leafchy 发表于 2023-8-31 15:40
华为光刻机造好了?

不要瞎说了,国产28nm光刻机还不能量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很多人评论”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6: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客观分析,华为就像刚刚解放的中国,步步艰辛但是意志坚定,相信挺过这段时间辉煌终将属于你!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6: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遥遥领先?
     
华为刚追上来而已,突破美帝封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7: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和设计,目前有这个能力。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制造的设备!生产工具!现在生产的芯片都是用的以前买来的光刻机。主要面临的是旧的光刻机损坏了,或者要扩大生产,又或者更先进的,咱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7: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在臆想里面真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1 18: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ling11052001 发表于 2023-8-31 17:04
生产和设计,目前有这个能力。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制造的设备!生产工具!现在生产的芯片都是用的以前买来的光 ...

这也要看中国限制镓锗出口,对他们的工业制造体系的影响能到哪一步。如果他们的压力大于我们,可能就会出现转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08: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rut 于 2023-9-1 22:49 编辑
newboyfeng 发表于 2023-8-31 15:36
吹得这么大,看看后续怎么样


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07624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09: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gitliferr 发表于 2023-8-31 15:42
本来就是老旧制程,功耗本来就大;
还用堆叠,增大面积来弥补性能,功耗就会更大;
所以,大家使用时要注意 ...

按我理解:
同样晶体管规模,用旧的制造工艺,肯定会导致面积增大。
面积增大,走线路径长,干扰等同时也同时增大,无法上高频。
为解决这问题,采用堆叠,一层不够,两层、三层,但会带来散热问题。

结论是,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太憋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3 14:18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