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f201006 于 2023-10-21 13:40 编辑
本帖内容:
一、IC卡的种类
二、几种IC卡的应用
三、一次IC卡的破解(二楼)
一、IC卡的种类: 1.Mifare S50(简称M1):高频卡,最常见的卡,除0块外所有区块可重复读写。每张卡独一无二UID号,不可修改,可用于存储修改数据(如电梯卡,消费卡,门禁卡),是国内最常用的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IC卡。M1卡是NXP公司研发的IC卡,全称为NXP Mifare1系列,目前大多数手机厂商使用的NFC芯片都是NXP。 此类卡的关键信息如下: TYPE :NXP MIFARE CLASSIC 1k | Plus 2k SL1 | 1k Ev1 [=]proprietary non iso14443-4 card found, RATS not supported [=]Answers to magic commands: NO 2.Mifare UID(Chinese magic card)(简称UID 卡):高频M1卡的变异版本,所有扇区都可重复读写,可使用后门指令修改UID,国外叫做中国魔术卡,可以用来完整克隆M1 S50的数。某宝上有,用来做空白卡,复制体!! M1 UID卡是国人针对M1 S50卡特制的变种卡,用起来和M1 S50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个功能,就是0扇区块的数据可以随意修改。因此UID号也可以随意修改,厂家信息也可以随意修改,UID卡因此得名。缺点是,新的读卡系统,通过检测卡片对后门指令的回应(防火墙),可以检测出是否为UID卡,因此可以来拒绝UID卡的访问,来达到屏蔽复制卡的功能。 此类卡的关键信息如下: TYPE :NXP MIFARE CLASSIC 1k | Plus 2k SL1 | 1k Ev1 [=]proprietary non iso14443-4 card found, RATS not supported [+]Answers to magic commands (GEN 1a): YES [+]Prng detection: WEAK 3.CUID FUID UFUID (各种神奇的空白卡): CUID卡则是针对UID卡做的优化,除0块外所有扇区都可重复读写,不响应后门指令。和UID卡的区别是没有后门,使用常规密码验证的方式即可写0块,其他扇区和标准M1卡相同。缺点是,依然有被检测的可能,同时如果不小心写错了UID号的校验位,导致无法读卡,这时候没法修复卡片,卡片只能报废处理。 FUID卡是针对CUID卡做的优化,除0块外所有扇区都可重复读写,但0块只能写1次。由于UID卡会被检测出来,因此被屏蔽。FUID卡是没有后门的UID可修改的卡,其的0扇区0块数据一生中只能修改一次,除此之外,和M1标准卡完全一样,所以读卡系统不能进行检测屏蔽。 此类卡的关键信息如下: TYPE :NXP MIFARE CLASSIC 1k | Plus 2k SL1 | 1k Ev1 [=]proprietary non iso14443-4 card found, RATS not supported [=]Answers to magic commands: NO [+]Prng detection: WEAK 4. Mifare UltraLight(简称M0):512位高频非接触式IC卡,出厂固化UID,容量为512Bit,分为16块,每块4个字节可存储修改数据(地铁卡,公交卡),这个谁碰谁死,不做讨论。
二、IC卡常见的应用场景
(一)门禁卡 在3年的疫情期间,很多小区都安装了门禁系统,除了可以刷脸,还配有门禁IC卡。 通过之前学习的IC卡的基础知识,知道每个IC卡出厂都有一个固定的“卡号”,在扇区0的块0中。 另外,每个扇区都有两组密码在本扇区的尾块中,控制对本扇区内3个数据块的访问控制。 一般情况下,IC卡厂商的默认密码是“FFFFFFFFFFFF”。 所以,最简单的门禁就是使用默认密码来识别“卡号”,后台将IC卡的卡号录入到门禁系统中,在门禁端,只要刷(识别)这个卡就可以开门。
所以,一般认为这个门禁卡是没有数据的,也就是说是一张“空卡”。 (二)梯控卡 就是电梯的简单控制用的,如卡的使用期限、可以按哪幢楼、哪几层楼等等。 这类卡一般都使用几个加密扇区做为数据的存储和校验。 如东芝梯控卡的数据:在第1扇区有加密,并存储有数据。 金博梯控的数据是在第9和第10两个扇区。 我们大楼这个梯控数据是在第10和第11两个扇区: 对其进行分析,可见梯号、楼层、园区、滚动码位等信息: 同一张IC卡,在同一个电梯,刷卡两次,前后数据对比,只有滚动码变化: 某小区互联创系统的梯控数据: 分析如下: 以上分析工具来自网上,有些是限次、有些是需要会员的。 如果是是锁匠一般都会有几个分析工具,如锤子等 个人研究不在乎时间,可以寻找免费或限次的,毕竟没有大数据量。 (三)消费卡 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数据存储在卡上;二是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 可以通过收费端大致判断两种类型: 收费机只有一根电源线,不进行联网的,基本上就是数据在IC卡上的, 多为小单位内部使用。 收费机进行联网才能进入系统,配有读卡器、扫描枪的,数据在服务器上, 多为大单位或联锁机构使用。 卡的结构依然是芯片加天线 有的加密扇区有很多 数据在卡上的,比较简单数据的如下, 加密了4 个扇区,使用了2个扇区存放数据,猜测如下: 数据在服务器上的,比较简单的数据猜测如下, 当然也有不简单的,数据在服务器上,但卡上数据也很多,如下:
由于最近论坛被限速,上传图片一直转圈圈,剩下内容只好另起一层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