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2

[电信] 王江舟院士:对5G有点失望,6G可能是一种革命而非改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7 17: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一财经

“5G出现已经快五年了,发展也非常快,但大家满意吗?”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在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的演讲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向台下观众发出提问。
他说:“客观来讲是有一点失望的,跟当初的期望不一样。” 因为5G到目前为止还是很单一,主要还是普通消费者的应用,“当初我们的预期是5G在垂直行业越来越活跃,不仅是普通消费者,但垂直行业的应用没有起来。”
2019年6月6日,中国5G牌照正式发放,从此开启了中国的5G时代。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合计达到15.94亿户。
过去2G时代,短信开始流行;到了3G时代,手机QQ、游戏、流媒体等蓬勃发展,4G时代下微信、抖音、移动支付等各类APP崛起。到了5G时代,虽然行业对于“杀手级”应用的讨论层出不穷,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5G能力尚未在消费应用中充分体现,真正落地的爆款应用至今仍未诞生。
在垂直行业,为什么5G还没有真正做起来?王江舟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5G技术指标还达不到垂直行业应用的要求。“比如5G的延迟太大,所以有些应用是不可行的。垂直行业当然也希望为用户运营提供很好的支持,也有毫米波技术发布,我们希望下面几年垂直行业有些应用,但具体能应用多少还不知道。”
王江舟透露,现在正是6G研发的时段,标准化可能明年就会开始。5G不能完全服务到垂直行业的问题, 6G有望得到解决。
根据此前国际电信联盟发布《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其中提到,6G包含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感知与通信的融合、泛在连接等六大场景。
王江舟总结,6G是多种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感算智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而6G应用的需求就是通信、感知、计算、AI等一体化融合。这些特点体现出来后,未来的6G网络将会实现从通信到移动信息服务的重大转变。
他预计,未来6G网络的应用远景,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构建万物智联的新世界。
“我们有全息通信、数字孪生、扩展现实、智慧交通。为了做到科技引领,需要研发很多先进技术满足这种应用。未来的6G网络相对于5G在关键指标上需要实现量级的提升。”他说道。
以全息通信为例,未来的6G时代,全息通信需要大幅度扩展,移动网络实现多人远程实时交互,相隔几千米的两个人可以面对面交流,这将极大地改变沉浸式体验,使得协同办公、远程教育、交互式应用和社交等等成为现实。
围绕数字孪生,王江舟认为6G时代数字孪生人会成为现实,可以模拟人类的行为和思维,实现与真实人类的互动和交流。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创建人体模型用于器官检测,包括模拟病患的生理状态,然后再通过数字人极大地改变医疗的效率和重要性。
通信和感知的融合是6G重要功能之一。在通感互联方面,王江舟认为作为通信和感知的结合,信息将可以实现更多感官的感受,实现人机间的交互。“以后可能会有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感知我们附近环境的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
在智慧交通方面,6G有望构造安全、高效的交通网络,实现上天入地等多模态智能出行。
王江舟表示,6G无论是远景、体验还是定义,和5G非常不一样的,它可能也是一种革命而非一种改良。他还建议,通信、感知、计算、AI等几大信息技术要进行一体化设计而非分开设计,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具备较强个性化的6G网络,最终服务多种多样的垂直行业。


发表于 2024-5-17 18: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士?院士!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18: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自己发明的,当然胡说八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4-6-16 19:41 , Processed in 0.56160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3 smzj.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