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2|回复: 0

[科技] 量子隐形传态突破:工程师利用现有光纤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2 07: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土耳鸡烤鸡 于 2024-12-22 08:05 编辑

美国西北大学的工程师们通过识别特定波长,并将经典信号的干扰降至最低,成功实现了与经典信道并行的量子通信。这一成就不仅为量子通信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展示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传输量子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在一次实验中,通过一条长达30.2公里的光纤电缆,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该电缆同时承载了400Gbps的传统流量。

量子计算技术概念近年来被大肆炒作。谷歌曾宣布其新开发的量子芯片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解决复杂问题,而传统计算机则需要花费大约100亿年的时间。这种显著的速度优势主要得益于量子计算的独特性质。量子纠缠作为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核心现象,描述了两个粒子即使相隔遥远也能保持量子态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当一个粒子的自旋或偏振状态被测量时,另一粒子的状态也会立即发生变化,尽管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物理接触。然而,这一过程并不违反相对论中的光速限制,因为量子纠缠并不能用来实现超光速的信息传递,这是由无通信定理严格规定的。

量子隐形传态是一项前沿技术,它巧妙地结合了量子纠缠与传统通信渠道(例如互联网),成为量子信息科学的核心研究内容。这一过程涉及将一个粒子的量子态精确无误地转移到另一个遥远位置的粒子上,从而实现量子态的远程传输。研究者乔丹·托马斯深入解析了这一过程:“通过同时测量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光子——其中一个携带待传输的量子态,另一个作为辅助粒子——可以实现量子态的转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并未发生任何实际物质的传送。实际上,我们所传递的仅是量子态中的信息,而非光子本身。”这种独特的信息传输方式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于信息传递的传统认知。

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采用量子隐形传态的网络时,一个关键挑战在于其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问题。量子通信能否在传统的通信信道上顺利运行?特别是在光纤电缆中,由于其中传输着数十亿个光子,信号间的干扰可能性极大。然而,研究者们已经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波长下,光子的密度相对较低,这为量子隐形传态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条件。此外,贝尔态测量作为关键步骤之一,通常在电缆的中点执行。结合使用先进的降噪技术和干扰抑制方法,这种综合策略有望不仅支持量子通信,还能同时处理多TB/s的传统数据传输需求。

尽管量子通信技术全面普及可能还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但负责该研究团队的Prem Kumar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目前的研究路线图,未来的重点将是实现两对纠缠光子而非单对纠缠光子的实验,并进一步将这项技术扩展至实际的光纤网络中。这一进步将显著提升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和传输效率,推动其早日成为主流技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14 06:14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