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全球科技巨头还在为生成式AI的准确性绞尽脑汁时,OpenAI再次突破想象边界。北京时间今晨(2月3日),这家AI领军企业推出名为"深度研究"的全新代理功能,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迈入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新阶段。这项被内部称为"会思考的搜索引擎"的技术突破,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范式——用户只需抛出问题,AI即可自主规划多步骤任务流程,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抽丝剥茧。
不同于传统问答模式,"深度研究"在右侧信息栏实时展示思维轨迹,每一步推理都附带权威信源标注。无论是文字提问、图片解析,还是PDF与电子表格混合分析,这个智能助手都能在5到30分钟内生成结构化报告。测试视频显示,面对"零售业三年变革"的复杂命题,AI自动生成带数据表格的深度分析,其逻辑严谨程度已接近专业研究机构的工作流程。
技术文档披露的核心突破在于动态调整能力:系统能根据实时信息回溯修正路径,这种类人类的"试错学习"机制,使其在权威机构打造的"人类终极考试"基准测试中创下26.6%的准确率纪录,较GPT-4o提升近8倍。不过OpenAI坦承,当前版本仍存在混淆谣言与事实的可能性,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也有待完善。
这项每月200美元订阅费的高端服务,现已向Pro用户开放100次查询额度。企业用户未来将获得更宽松的使用限制,但OpenAI坦言系统运算成本随着研究时长指数级增长。值得留意的是,谷歌去年展示的同类技术Mariner项目仍处内测阶段,而微软系出品的"操作员"网页自动化工具已形成功能矩阵。
从自动编写Python代码到生成可视化图表,深度研究正在重塑知识工作者的工具箱。某跨国咨询机构技术总监透露,其团队已着手测试该功能在行业报告撰写中的应用,初步反馈显示能节省40%的初级调研时间。随着AI开始涉足传统认知中的人类专属领域,关于智能边界与职业替代的讨论必将再度升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