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2-4 02:40 编辑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一场关于产品命名哲学的博弈正在豪华品牌阵营中悄然上演。2月4日,奥迪官方宣布将终止实施仅一年的新型命名规则,这项曾试图通过数字奇偶区分动力类型的策略,在经历市场实践检验后,正式回归以车型定位为核心的经典命名体系。此番调整不仅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进程中的策略调适,更揭示了产品标识系统与用户认知习惯之间的深层关联。
回溯2023年春季,奥迪为应对电动化产品矩阵扩张,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名方案:搭载汽油、柴油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采用奇数尾标(如A3、A5),纯电动车型则启用偶数序列(如A4 e-tron、A6 e-tron)。这套逻辑旨在通过直观的数字差异,帮助消费者快速辨识车辆动力属性。彼时该策略被视为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系统性尝试,试图在保持燃油车系传承的同时,为电动产品开辟独立认知通道。
不过市场反馈给出了不同答案。奥迪销售与市场负责人马可·舒伯特在最新官方声明中透露,经过全球经销商网络与消费者深度沟通,发现数字奇偶的区分方式反而造成了认知混淆。"我们收到大量反馈表明,现有客户更倾向于通过数字大小判断车型级别,而非动力类型。"舒伯特解释道。这种认知惯性促使决策层重新审视命名策略——毕竟在奥迪沿用数十年的体系中,"A4"代表中型轿车、"A6"对应中大型产品的定位认知已深入人心。
调整后的命名规则将恢复经典逻辑:尾标数字仅反映车型尺寸及市场定位,与动力形式完全解耦。这意味着未来纯电动A4 e-tron可能更名为A5 e-tron,与燃油版A4形成明确区隔;而现有偶数序列的电动车型或将逐步过渡到奇数命名。这种回归并非简单的策略倒退,而是基于用户体验数据的精准修正——当电动化进程进入深水区,保持产品认知的连贯性显得尤为关键。
从行业视角观察,奥迪的"自我纠偏"揭示出电动化转型中的微妙平衡术。相比新势力品牌可完全抛开历史包袱构建全新命名体系,传统豪华车企必须兼顾经典产品线的认知资产。此次调整既保留了"e-tron"作为电动化标识的核心地位,又通过数字序列延续级别认知,实际上创造了双重识别系统。这种渐进式革新策略,或将为其他传统品牌提供转型参考样本。
随着命名体系回调,奥迪电动化战略进入新的实践阶段。按照规划,2025年起该品牌将专为电动车开发全新平台,2026年后所有新品均为纯电车型。在彻底转向电动化之前,此次命名策略的优化恰似一场认知预备战——当技术革命触及用户习惯层面时,如何实现平滑过渡将成为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要素。正如舒伯特强调的:"清晰的定位传达始终是我们命名系统的首要使命,这个原则在未来产品规划中不会改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