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土耳鸡烤鸡 于 2025-2-5 11:57 编辑
鸡蛋到底是"健康守护者"还是"胆固醇炸弹"?这个争论持续数十年的营养学话题最近有了新进展。莫纳什大学科研团队联合多国机构,针对8576名70岁以上老年人展开为期六年的追踪研究,最终发现适度摄入鸡蛋不仅不会增加健康风险,反而展现出惊人的保护效果。
这项发表于《Nutrients》期刊的研究首次系统性揭示了鸡蛋摄入量与老年群体健康结局的关联。作为日常饮食中最具争议性的食物之一,鸡蛋因其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族、叶酸、不饱和脂肪酸及胆碱等营养元素备受推崇,但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又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特别是在已确诊高胆固醇的群体中,鸡蛋的食用建议长期存在分歧。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ASPREE项目的健康数据发现,每周规律食用1-6枚鸡蛋的老年人群体,展现出显著的健康优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7%,心血管疾病致死风险更下降29%。即使在胆固醇代谢异常(血脂异常)的亚组中,这种保护效应依然存在,每周吃鸡蛋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7%。
"数据表明优质蛋白来源可能比单纯控制胆固醇更重要。"研究负责人霍莉·怀德博士指出,该发现颠覆了既往关于高胆固醇人群应严格限蛋的认知。更令人注意的是,当研究对象配合中等以上质量的饮食结构时,心血管保护效果还会进一步提升——优质饮食+规律食蛋的组合,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骤降44%。
营养学家分析,鸡蛋中丰富的胆碱、叶黄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可能在代谢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虽然单枚鸡蛋含186毫克胆固醇,但最新研究显示膳食胆固醇对血液指标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研究团队特别强调,目前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健康人群每日1枚鸡蛋,澳大利亚指南则允许每周7枚,新发现为老年群体的科学食蛋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这项研究为制定适老型膳食指南注入新思路。在保证整体饮食质量的前提下,适量摄入鸡蛋或许能成为对抗老年退行性病变的"营养武器"。不过专家也提醒,鸡蛋的烹饪方式同样重要,水煮、蒸蛋等健康做法才能最大化其营养价值。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