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肺癌细胞学会"私接电线"给自己供电时,科学家从剧毒河豚体内找到了剪断电源的钳子——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团队最近揭开了小细胞肺癌(SCLC)的生存秘诀:这种致死率超高的癌细胞竟在体内搭建起独立供电网络,而阻断电流的关键竟藏在河豚毒素里。这项发现可能为15%的晚期肺癌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小细胞肺癌堪称"沉默杀手",确诊时往往已全身转移,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7%。研究团队在显微镜下发现,这类癌细胞分两种角色:自带发电功能的神经内分泌细胞(NE)和负责输送燃料的非神经内分泌细胞(非NE)。就像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与胶质细胞,这对搭档通过运输乳酸构建起独立供能系统,让癌细胞摆脱正常能量供给的束缚。
"这些癌细胞就像在体内搞了个微型电网,既当发电站又当输电塔。"研究负责人李琳博士打了个比方。更惊人的是,带电越强的NE细胞越凶猛——当研究人员对比小鼠和人类肿瘤时,发现电流强度与癌细胞转移速度呈正相关。
转机出现在剧毒的河豚身上。团队尝试用河豚毒素(TTX)阻断电流,这种能让人全身麻痹的毒素虽不直接杀死癌细胞,却让带电NE细胞的成瘤能力下降七成。就像给超频的CPU断电,癌细胞失去"自主发电"优势后,转移侵略性大幅削弱。
目前该团队正在筛查其他癌症的"偷电"行为,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已进入观察名单。虽然距离临床治疗还有距离,但这项发现改写了抗癌战争的战术手册——当化疗、放疗遭遇瓶颈时,或许切断癌细胞的"地下电缆"会成为破局关键。正如李琳所说:"我们找到了它们的秘密电站,接下来就该研究怎么断它们的电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