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科技] 石油巨头自曝底牌:碳捕集竟是挖油新利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1 0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着环保旗号的石油公司,这次终于摊牌了?西方石油公司高管近日在财报会议上直言:捕集二氧化碳不仅是为减碳,更是为了撬动500亿桶原油储量——这相当于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的四分之一。

全球第四大石油公司西方石油近日撕下"气候先锋"面具,在投资者会议上赤裸裸摊牌:斥资12亿美元收购的碳捕集技术,真实目的是为了开采更多原油。公司CEO维姬·霍卢布直言:"利用捕集的二氧化碳实施强化采油,将是继页岩革命后化石能源最大机遇。"

这家标榜绿色转型的能源巨头,2023年豪掷重金收购碳捕集明星企业Carbon Engineering,在得州开建全球最大直接空气捕集工厂"Stratos"。尽管获得拜登政府3.5亿美元补贴,并与微软、亚马逊签订总计75万吨碳清除协议,但其核心技术路线始终存在争议。

关键矛盾在于碳捕集技术的双重用途:既能将二氧化碳封存地下实现负排放,也可注入枯竭油井提升采收率。霍卢布在会议中透露,美国现有二氧化碳储量根本不够支撑公司开采500-700亿桶原油的计划,必须依赖空气捕集技术持续供气。

更耐人寻味的是战略转向。面对白宫可能易主带来的政策风险,霍卢布表示已与特朗普团队"多次沟通",强调碳捕集的经济价值。虽然现建项目要求将微软、亚马逊购买的碳额度永久封存,但其他渠道捕集的二氧化碳仍可用于采油。

环保人士担忧形成恶性循环:石油公司既靠卖油赚钱,又能通过碳清除服务获取补贴,最终用捕集的碳开采更多石油。更严峻的是,当前每吨捕集成本高达600-1000美元的技术若无法突破,可能挤占本该用于清洁能源转型的资金。

[技术路线争议] • 强化采油:将二氧化碳注入老油田,可提升15-20%采收率 • 直接空气捕集:全球30座DAC设施中,21座由能源公司运营 • 成本困局:当前技术捕集1吨CO₂耗电量相当于3个家庭日均用电

[政商博弈] • 拜登政府:提供每吨180美元税收抵免 • 特朗普团队:"钻探至上"能源政策或调整补贴方向 • 企业联盟:微软签约50万吨/年,亚马逊锁定25万吨/年

[时间线] • 2023年:收购Carbon Engineering,启动Stratos项目 • 2024年:获美国能源部3.5亿美元资助 • 2025年:Stratos工厂投产,设计产能50万吨/年 • 2026年:规划中的King Ranch项目拟达280万吨产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12 03:57 ,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