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应用商店的详情页开始主动回应消费者疑问,人机交互的边界正在悄然改写。"在安卓用户熟悉的Play Store界面中,一个名为"向Play咨询此应用"的全新交互模块正悄然上线。这项基于生成式AI的技术突破,让用户可以直接对话式获取应用程序的深度解析。
早在去年10月,外媒技术人员通过拆解Play Store应用代码,就发现了这项代号"Ask Play"的实验性功能。谷歌在去年11月的Play系统更新日志中正式确认,该功能将允许用户针对具体应用提出问题,并获取AI生成的智能回复。最新测试界面显示,功能入口位于应用详情页底部,提供预设问题模板和自由提问框两种交互方式。
从泄露的演示视频可见,当用户点击"约会应用安全性"这类预设问题时,AI会综合应用权限、隐私政策、用户评价等多维度数据生成结构化报告。针对自由提问"这款游戏是否支持手柄操作",系统能够精准提取应用描述中的控制器兼容信息,并以要点形式呈现。值得注意的是,AI回复框右上角设有"信息来源"按钮,可追溯数据抓取的原始页面。
目前该功能正处于小范围实测阶段,仅在WhatsApp、Facebook、Instagram、Temu和X(原Twitter)等头部应用页面随机开放。测试版存在明显地域限制,即便使用相同版本Play Store客户端,不同地区用户看到的支持应用列表存在差异。谷歌工程师在技术论坛透露,系统现阶段主要依赖应用元数据和公开评价生成回复,尚未接入开发者提供的结构化知识库。
在交互设计方面,提问窗口采用动态浮层形式呈现,输入框支持自然语言表述。当用户输入"适合儿童使用吗"这类模糊提问时,AI会自动拆解为内容分级、内购机制、数据收集策略等多个评估维度。测试人员发现,针对涉及主观体验的问题如"滤镜效果如何",系统会优先展示专业媒体评测摘录,而非简单聚合用户评分。
这项创新功能的技术难点在于实时处理海量异构数据。谷歌工程师采用知识图谱与大型语言模型融合架构,使系统能同步解析应用描述文本、权限声明文件、用户评价情感倾向等多模态信息。据内部文档显示,当前测试版延迟控制在1.2秒以内,响应准确率已达到82%的验收基准。
随着测试范围的扩大,开发者门户已新增"AI问答优化指南",建议应用厂商完善元数据标签体系。业界观察指出,这项技术或将重构应用商店的流量分配逻辑——那些能够被AI清晰解构的应用,有望在搜索结果和推荐位获取更高权重。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掏出手机查询应用详情的方式,正在从被动浏览转变为主动对话。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