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直击:
这周三(3月5日),首尔COEX会展中心成了全球电池产业的焦点——LG化学、乐天集团三家公司、高丽亚铅等材料巨头齐聚"InterBattery 2025"展会。在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长放缓的当下,这些企业正用新技术寻找突破口。
技术亮点逐个看:
在LG化学展区,最吸睛的是装在玻璃罐里的彩色粉末阵列,不同镍含量的正极材料直观展示了电池能量密度的进化路线。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镍含量越高通常意味着续航更长,但成本和稳定性挑战也更大。
这次他们拿出了研发两年的新技术:韩国首个量产的"无前驱体正极材料(LPF)"。传统工艺需要先做前驱体再加工,而LPF直接从定制金属开始生产,不仅能让电池在低温环境表现更好,研发周期还缩短了40%。展区还陈列着新型磷酸铁锂材料、阻燃涂层技术,以及用于全固态电池的专用材料。
乐天集团今年首次"组团参展",旗下化学、能源材料、InfraCell三家公司联合搭建了180㎡的展台。中央立柱上的动态演示屏实时模拟着电池充放电过程,引得不少观众驻足。韩国产业部长在现场体验时,特别关注了他们的电池包防护板技术,乐天化学CEO直接当起讲解员:"这个展台就是我们技术路线的立体说明书。"
三家公司现场演示了产业链协同:乐天化学研发的水性涂料能提升InfraCell生产的正极箔性能;能源材料公司则主攻超薄铜箔,其厚度仅相当于头发丝的1/10。针对下一代全固态电池,他们带来了硫化物电解质和AI芯片专用导电材料。
高丽亚铅用动画展示了自家硫酸镍的"变身之旅"——子公司Chemco生产的原料经过韩国KPC公司加工,最终变成电池核心材料。这种可视化呈现让观众秒懂产业链如何环环相扣。
行业风向标:
虽然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速从去年的35%放缓到今年预期的18%,但韩国材料企业仍在加码技术投入。LG化学研发负责人表示:"现在的技术储备将决定2026年后的市场格局。"从展会情况看,提升安全性、降低成本和适配全固态电池,已成为材料创新的三大主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