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智能音箱用户即将迎来重大调整。公司近日向所有Echo用户发出通知,宣布自今年3月28日起,所有语音指令将转为云端处理,同时推出名为Voice ID的账户识别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必须关闭原有的隐私保护选项,否则设备将面临功能失效风险。
根据邮件说明,现有Echo终端将全面停止本地语音处理能力。新加入的Voice ID功能可识别不同用户声纹,实现个性化日历查询、音乐播放列表管理等功能。不过用户需在月底前手动关闭"不保存录音"设置,否则设备将无法正常使用——这相当于变相强制用户接受云端数据存储。
云端化转型背后是亚马逊的商业考量。自2019年起,该公司就因员工监听用户录音陷入隐私纠纷,2023年更因旗下门铃品牌违规存储儿童语音数据,支付了3000万美元罚金。如今调整数据处理方式后,官方承诺会在云端处理后删除录音,但用户仍需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早在2021年就实现Siri的本地化语音处理,而亚马逊直到现在才跟进多用户识别功能。行业分析认为,这项调整可能为后续订阅服务铺路——毕竟持续亏损的Alexa业务急需寻找盈利模式。
随着最后期限临近,用户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接受隐私条款更新继续使用智能音箱,要么让价值数百美元的家电沦为摆设。这场由商业利益驱动的技术升级,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家居的数据安全边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