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土耳鸡烤鸡 于 2025-3-19 12:37 编辑
五年前苹果向加拿大回收商Geep Canada发起的2300万美元索赔案,在距离诉讼自动失效仅剩1天时戏剧性收场。这起涉及近10万台iPhone、iPad和Apple Watch流转异常的纠纷,最终以苹果主动撤诉画上句号,但案件背后暴露的产业链监管漏洞值得深思。
事件可追溯至2014年双方建立的环保合作。作为苹果认证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商,Geep Canada本应销毁所有回收的苹果产品。但在2017年的突击检查中,苹果审计人员发现其仓库监控死角存放着大量Apple Watch,随后通过序列号追踪发现至少99,975台本应销毁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被激活使用。
2020年1月,苹果正式提起诉讼,指控Geep Canada违规转售产品。面对铁证,回收商承认存在管理疏漏,但将责任归咎于"个别员工私自行为",并反手起诉了相关涉事人员。耐人寻味的是,苹果此后四年未推进任何法律程序,直到今年1月——恰好在加拿大五年诉讼时效到期前一天——突然申请撤诉。
这场看似虎头蛇尾的法律行动实则重创了涉事企业。前Geep高管透露,诉讼曝光后主要客户纷纷终止合作:"当惠普这样的客户看到苹果遭遇的情况,他们自然会质疑我们的可靠性。"该公司早在2019年10月就停止运营,资产被并入Quantum生命周期管理公司。
尽管未追回2300万美元赔偿,苹果通过此举向整个回收行业释放了震慑信号。目前苹果正加强自主回收体系建设,库克近期透露已应用AI技术提升产品拆解效率。这起案件揭示的灰色产业链问题,也为科技巨头构建闭环回收体系提供了现实警示——环保承诺背后,仍需铁腕监管护航。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