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亲如兄弟的谷歌和三星,如今在芯片领域上演"分手大戏"。最新曝光的Tensor G5芯片物料清单显示,谷歌不仅把代工厂从三星换成台积电,连显示屏控制器、图像处理器等关键部件也集体"脱韩入台"。这场供应链地震背后,藏着安卓阵营怎样的技术博弈?
七年盟友变对手
回溯2021年首代Tensor芯片问世时,三星可是谷歌的"造芯导师"。当时谷歌直接套用三星未发布的Exynos 9855设计,采用三星5nm工艺生产。后续几代Tensor芯片也沿用三星的Exynos通信模块,双方合作堪称如胶似漆。
转折出现在去年(2024年),业内传出谷歌将转单台积电3nm工艺。如今泄露的G5芯片部件清单证实了这个消息——显示控制器改用新思科技方案,图像处理器换成日本索喜技术,连基础架构层都改用第三方方案。这意味着三星除了失去代工订单,连原本供应的现成模块也被谷歌"断舍离"。
良率问题成导火索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是三星3nm工艺的尴尬现状。尽管三星早在2022年就宣布3nm量产,但实际良率始终徘徊在50%以下。反观台积电3nm工艺,目前良率已突破80%,这让追求稳定性的谷歌不得不"另攀高枝"。
自主化道路再进一步
这次供应链大换血,标志着谷歌芯片战略的重大转向。从初代Tensor大量借用三星方案,到G5版近80%部件自主选择,谷歌显然在复制苹果A系列芯片的发展路径。知情人士透露,谷歌工程师团队正全力攻关基带芯片技术,未来或彻底摆脱对三星通信模块的依赖。
三星遭遇双重打击
对于三星半导体部门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原本指望靠3nm工艺扳回一城的计划,如今不仅失去谷歌这个大客户,连带自家Exynos芯片技术也失去重要应用场景。业内人士估算,仅Tensor G5这一单,三星就可能损失超过2亿美元的年收入。
这场供应链变局的影响正在发酵。谷歌能否借台积电先进工艺实现芯片性能飞跃?三星又该如何应对技术信任危机?答案或许藏在今年秋季发布的Pixel 7系列手机里。
(本文基于公开供应链信息整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