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全球矿业公司挤破头争夺传统矿区时,一家硅谷初创企业却选择在勘探报告泛黄的"废纸堆"里,挖掘出价值千亿的矿物密码。
继矿业新贵KoBold去年宣布发现巨型铜矿后,人工智能勘探公司Earth AI近日向TechCrunch独家披露,其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北领地发现了多处关键金属矿脉。这些曾被主流矿业公司判定为"无开采价值"的区域,经过AI算法重新解读地质数据后,竟检测出铜、钴、黄金及银矿的成矿信号。
公司创始人罗曼·特斯柳克向媒体透露,这个乌克兰裔博士生在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现澳大利亚政府档案馆里封存着自1970年代以来的勘探数据——这些包含数百万次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地质记忆",正是训练AI模型的绝佳素材。通过构建能够解析历史数据的算法系统,Earth AI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地质预测模型。
"传统勘探就像大海捞针,而我们的AI能在针掉进海里前就预判落点。"特斯柳克如此形容其技术优势。但在2019年之前,这套系统遭遇行业冷遇——没有矿业公司愿意押注千万美元验证AI的预测。转折点出现在公司入选Y Combinator孵化计划后,Earth AI耗时三年自主研发轻型钻探设备,用实地数据验证算法精度。
今年1月完成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标志着其"算法+硬件"模式获得市场认可。与同行KoBold侧重深部探测不同,Earth AI的模型擅长快速扫描广域地表数据,在悉尼西北500公里处识别出银、钼、锡复合矿带,北领地矿区则显现铜钴伴生特征。
面对矿业界对新兴技术的保守态度,这位CEO坦言:"用AI找矿就像带着夜视镜参加寻宝比赛——不是我们更聪明,只是看得更清楚。"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这种将尘封数据转化为矿产图谱的技术路径,正在改写百年矿业勘探史。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