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7|回复: 32

[1980] 43年前1982年美国通用电气的微型磁带立体声录放随身听3SVA4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0 19: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金属外壳,带小计数器,支持金属带,声音也不错。

发一段抖音上录的视频








哈哈。背面写的MADE IN JAPAN。




外置的麦克风接口,左右声道独立。另外音量也是左右独立调整的。




机芯用料结实,一个硕大的铜飞轮



立体声麦克风,电机还是有刷的体积也不小。




电路像是手绘的。。
另外全机没有用一个液态电解电容,所以不会出现漏尿腐蚀PCB的问题。
皮带也大赞,43年没换过,依然弹性十足。



飞了不少线



另外这东西是个子母机,可以docking到母鸡上。母鸡是个带电视收音机的大盒子。 母鸡型号:4CM3326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参与人数 3家元 +150 收起 理由
Google Earth + 30 謝謝分享
hongo + 30 原創內容
家睦 + 90

查看全部打赏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25-4-20 2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像是记者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20: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怪为何以前的磁带机都是皮带带的不是齿轮带的,是不是因为齿轮的转动过渡不是那么平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21: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信子玉 发表于 2025-4-20 20:57
好奇怪为何以前的磁带机都是皮带带的不是齿轮带的,是不是因为齿轮的转动过渡不是那么平滑? ...

齿轮体积大、噪音大、抖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21: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o 发表于 2025-4-20 21:24
齿轮体积大、噪音大、抖晃大

而且卡机了齿轮会打坏,维修费钱费力,皮带随便操,打滑根本无所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0 23: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还用的是双话筒,太厉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07: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级的珍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08: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08: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风格就像日本生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08: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宝贝,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09: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拆机帖
做工漂亮规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0: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82年就用上集成电路和贴片元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2: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samhrc 发表于 2025-4-21 10:51
82年就用上集成电路和贴片元件了。

那时候人家真的是遥遥领先 我们都是后来踩在巨人肩膀上
现在也是 要不是马斯克开源 哪来那么多电动玩具车上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15: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信子玉 发表于 2025-4-20 20:57
好奇怪为何以前的磁带机都是皮带带的不是齿轮带的,是不是因为齿轮的转动过渡不是那么平滑? ...

另外皮带可以跳跃性远距离传动。齿轮必须一个个的传动,所以稍微复杂一些的机芯,特别是自动反带机芯,很难用齿轮实现全部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9: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fbm 发表于 2025-4-21 15:14
另外皮带可以跳跃性远距离传动。齿轮必须一个个的传动,所以稍微复杂一些的机芯,特别是自动反带机芯,很 ...


录像机有这样的。 松下G机芯的L15 就一根主导轴皮带,其他所有动作都是齿轮,缺点就是传动非常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9: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那个金属带的开关去搜索了一下,竟然还有这种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钽电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0: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f00tman 发表于 2025-4-21 19:47
看到那个金属带的开关去搜索了一下,竟然还有这种东西。。。

金属带(4类带)最流行的80年代,一盘的价格,父母一个月工资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盘。
记得1984年老爹出差去日本带回一盘TDK的二类带,老牛掰了。
(2类金属带比4类金属带的音质还是要差的)

40年后的今天,那些经典的金属带依然昂贵。
你可以再咸鱼上搜一下 SONY SMM, TDK FERMO, MAXELL Vertax这类顶级4类金属带,一盘基本上都是1500-2000人民币。比当年的的价格还要翻了几倍。

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听一下4类带的音乐,会颠覆你对磁带声音的认知的。

打赏

参与人数 1家元 +30 收起 理由
Google Earth + 30 精彩回帖

查看全部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1 15:12 ,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