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业界] 印度百亿芯片项目搁浅 阿达尼与高塔半导体各怀心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5-17 00:15 编辑

当地时间5月15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那格浦尔市郊的荒地上,推土机静静趴在未平整的泥地里。这个规划月产8万片晶圆的百亿级芯片项目,此刻连地基都未开挖——阿达尼集团与以色列高塔半导体(Tower Semiconductor)的谈判,因70亿美元资金缺口宣告破裂。这场被莫迪ZF寄予厚望的"印度芯片自主"计划,正遭遇最现实的一课。

​​百亿棋局为何崩盘?​​
​​阿达尼的苛刻条件​​
"他们要求高塔不仅提供技术,还要掏35亿美元建配套产业园。"知情人士透露。这相当于要求合作方自掏腰包搞定整个半导体生态链——通常情况下,技术合作方仅承担15%-20%前期投入。更令人咋舌的是,阿达尼要求高塔承诺:若印度本土芯片自给率未达30%,需继续追加投资。

​​高塔的退缩逻辑​​
"这不是生意,是zz豪赌。"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指出。高塔半导体财报显示,其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锐减18%,正将重心转向汽车芯片代工。面对印度ZF"五年内建成全球第五大芯片制造基地"的军令状,这家市值仅300亿美元的以色列企业选择止损离场。

​​印度芯片困局的三重枷锁​​
​​1. 需求黑洞​​
印度芯片消费量以每年32%狂飙,但98%依赖进口。更致命的是,全国连基础硅晶圆产能都未形成——全境仅有一家年产5万片的再生晶圆厂,而中国台湾省单台积电一家的先进制程产能就包揽全球60%。

​​2. 政策迷雾​​
莫迪ZF2023年推出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看似诱人:达标企业可获4%-6%产值补贴。但细则至今未出台,某跨国设备商高管吐槽:"我们就像蒙眼狂奔,连补贴发放标准都要靠猜。"

​​3. 技术断层​​
即便有土地税收优惠,印度仍面临全产业链卡脖子:光刻胶进口占比95%、封装材料80%依赖中国台湾省。更尴尬的是,本土培养的半导体工程师年均流失率达40%——多数流向硅谷的英伟达、AMD等企业。

​​莫迪的"芯片梦"何去何从?​​
尽管塔塔集团110亿美元晶圆厂仍在推进,但阿达尼项目夭折暴露出深层危机:印度2024年芯片产能仅0.3%(中国台湾省为22%),却妄图用十年走完中国三十年的路。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18年富士康在印度的手机厂,就因工人效率仅为中国同行的1/3、且三个月内停电42次而夭折。如今芯片产业面临更复杂局面:当美国英特尔在爱尔兰砸下200亿欧元建厂时,印度连基本的电力稳定性都未解决。

​​留给莫迪的时间不多了​​:

全球芯片产业正加速向东南亚转移(越南芯片出口额三年暴涨400%)
中国新建晶圆厂数量占全球60%(2025年将达28座)
台积电熊本二厂2025年动工,2027年将量产6纳米芯片,或将冲击印度"汽车芯片国产化"计划

​​这场困局教会我们什么?​​
​​芯片不是"撒钱游戏"​​:三星西安工厂的成功,关键在于中韩共建的"芯片-汽车-显示面板"产业闭环
​​技术转移是伪命题​​:ASML对EUV光刻机严防死守,证明核心技术买不来
​​制造业没有捷径​​:德国博世在德累斯顿的10亿欧元晶圆厂,花了整整8年才实现盈亏平衡

"我们需要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重新系紧鞋带。"印度半导体协会会长Rajeev Khushu的反思,或许为这场烂尾工程画上最现实的句号。

消息来源:麻瓜慢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5-17 07:32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