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5月19日发布的报告里,抛出了个让全球车圈眼红的数字——2024年中国卖出的每100辆新车里,85辆都自带"上网身份证"。这波智能汽车大跃进背后,是政策红包、价格肉搏战与电动化狂潮的三重推力。
去年车市最猛的两把火,当属最高2万元人民币的以旧换新补贴,以及特斯拉比亚迪带头掀起的降价风暴。这直接让新能源车销量暴涨,顺带把车载网联功能变成了标配。现在买辆国产电动车,基本就跟买智能手机似的——蔚来的AI助手NOMI能盯着你的表情聊天,小鹏的车机系统能听懂二十多种方言指令。
具体来看,蔚来去年给NOMI装上了GPT大脑后,这个装在仪表盘上的球形机器人彻底成精了。它能记住车主常去的咖啡馆,发现你打哈欠就自动调低空调温度,甚至能在堵车时陪你玩成语接龙。CounterPoint数据显示,这类AI功能让国产车在智能座舱评分上甩开外资品牌两个身位。
政策组合拳打得漂亮,车企也没闲着。比亚迪靠着自研电池、电机、电控的全套本事,把智能网联车的价格打到了10万元人民币区间。去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里,每4辆就有1辆挂着比亚迪的LOGO,这些车出厂就带着5G车联网和远程诊断功能。
报告还透露了个关键预测:最迟到2028年,中国市场上再也买不到"离线版"新车。这个时间表比欧美市场足足快了五年,靠的是国内车厂玩命堆料——现在20万元级别的国产车,普遍标配AR导航、生物识别和整车OTA升级,这些配置在海外通常要豪车才享受得到。
眼下这场智能汽车大战已经溢出国门。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里,每3辆就有1辆装着能刷抖音的车机大屏。从东南亚的网约车到欧洲的租赁车队,老外们正在适应中国车的全新打开方式:打着火先连WiFi,开导航先选语音包,等红灯时还能在车机屏幕上点份儿外卖——虽然他们可能永远搞不懂,为什么中国车企要把汽车造成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