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接上回 :https://www.mydigit.cn/thread-527044-1-1.html
相信经常折腾设备的朋友都有类似的体会。起初指定了完美的计划,到了最后却发现不完美。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对某些方面的知识了解并不全面。
接下来看看我的折腾吧
为了空间最大化,水桶仿真机器上边。
机身的 原理图,相当清楚,不过与实际不符。实际情况如下 :1,没有 低压开关。2,增压泵位置不对。3,第三级是 1微米pp棉。4,没有逆止阀。
同一个机身可能有不同的型号配置。
罩子。
显示屏幕,,,当年卖 3000多块钱的 机器。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 16 年服役,又好像是14 年。年纪大了,记不清楚了。
控制板。
罩子内部结构
电机,过时的配置,(其实,配置合理的情况下是没问题的)
仔细瞅瞅
这个就是一体化 水路,自认为质量 应该不会差。当年卖 3000多块钱的 机器。
整体 注塑 ,后期 机加工。??
广州地区,蟑螂在所难免,刷刷刷。
里边还是模块化结构,看来,背板上的设备,可能在高配机器上才有。
组合排水阀,流量 300.
用了 2-4 年的膜。不记得上次更换是啥时候,
1级,5微米pp棉,掰开后,
新的 3013 壳子。进口和出口都是 2 分。
检测笔
由于 节流阀过大 (400g 的 滤芯,1500 的节流阀)在排水口处增加了一个小阀门,略微将此排污速度。
完工
感想 :最初为了追求极简,砍掉了 电路 和 压力桶。这样是否何时呢 ?其实,搞净水机的都明白,都是在 省钱和 省水之间 徘徊。毕竟,看着白花花的废水流走,确实让人难受。可是,比例阀过小,对 RO 膜又 不利。矛盾啊。 砍掉了电路部分,也就没有了 定时 冲洗功能,这个功能对 RO 膜 有多重要 ?很难讲解清楚。另外,原机 并没有 水驱部分(其实早些年的机器都没有这个结构),我之前也不太明白水驱的作用,经过这几天做功课,才慢慢明白,目前来看,水驱桶 + 二次过滤 (废水再次进入 RO 膜)是终极方案。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系统非常臃肿。还有人说,压力桶存在 二次污染。
现在想来,原机的配置也挺好的。小流量RO 配合压力桶。定期冲洗。没毛病,改造后,没有冲洗功能了。水流量也小了。
关于第三级 使用 1um pp 棉,还是烧结活性炭:早期的机器 第三级 都是 1um pp棉。但是,目前建议 烧结活性炭。因为,余氯是 ro 的最大威胁。城市自来水厂,基本没有泥沙,所以,目前的机器默认第三级都是 烧结活性炭。这也是我刚刚学习到了,过几天准备把第三级 换成 cto 。
关于 第一杯 水 浓度高。也是这几天才学习。原理也很简单。只要RO 膜停止工作,浓水就会慢慢向 纯水 渗透。无法避免。所有有了水驱桶。或者,另一个办法,把最初的一杯水 300-500ml 倒掉。家里准备一个 大一点的水壶,2L 左右,每次接水都接满,避免多次 少量。一般情况下,停机一晚上 10个小时左右,第一杯水的浓度依然 小于 原水。
好了,就说这么多把,絮絮叨叨。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这个破烂早该扔了,可是我还是折腾了这么久。
再说吧,再说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