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专利商标局6月26日公布了苹果的"具有热致增强光谱宽度的激光发射阵列"专利(公开号:USPTO 20250201871),八位工程师研发的这项技术让激光器装上实时调温功能,有效提升设备的环境感知精度。
技术原理通俗版
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或水平腔面发射激光器(HCSEL)阵列中植入微型加热元件
局部加热特定区域能改变邻近光源的发射波长
多光源叠加形成更宽的光谱带
宽光谱有效抑制环境光干扰信号
三种加热方案
发射器结构沟槽内嵌入加热装置
发光孔周围安装表面贴装加热片
用反光材料阻挡激光能量实现局部加热
Face ID体验升级
现有技术遇到强光反射、暗光环境、胡须遮挡或深色皮肤时容易识别失败。新方案通过实时调温动态调整光谱:检测到墨镜反光时精准加热对应区域提升穿透力;弱光环境下扩大光谱宽度增强深度细节捕捉。测试数据显示解锁速度提升40%,误拒率降低35%。
LiDAR扫描更靠谱
当前iPhone Pro的激光雷达遇到玻璃桌面、瓷砖墙面等高反光物体会出现噪点。新专利让设备扫描书桌时自动调节光谱宽度,消除文具重叠部位的识别盲区;在卫生间等潮湿环境中抑制水雾干扰,建图精度提升60%。
突破现有技术瓶颈
对比现有iPhone Pro的固定光谱方案,新技术实现两大突破:光谱宽度实时可调,复杂环境适应性更强;加热响应速度达毫秒级,相当于相机从定焦镜头升级为自动追焦系统。
未来应用场景
空间计算:手机扫描客厅时动态调节参数,为Vision Pro提供校准后的3D模型;用户隔空挥手即可切换头显与手机的内容投送。
智能家居:侦测窗帘后方人体移动自动亮灯;手指轻弹控制HomePod音量;依据室内人数调节空调温度。
隐私保护:动态光谱加密确保面部数据不被复制还原。
研发团队背景
Sansaptak Dasgupta(硬件架构)
Gidi Lasovski(光学系统)
Takashi Hosoda(激光器件)
Rui Liang(半导体传感)
Yuval Tsur(摄像硬件)
Siddhartha Josh(算法工程)
Weiping Li(基础传感装置)
Refael Della Pergola(深度架构)
该技术标志着苹果环境感知系统进入动态调谐时代,后续可能延伸至汽车雷达、医疗传感领域。按照苹果专利落地周期,预计2027年后装备量产机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