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明明是汽车行业的未来主角,可推广路上绊脚石真不少。表面看那些传统巨头都在摇旗呐喊支持电动化,可Rivian的CEO RJ·斯卡林格最近对着《商业内幕》记者放了个猛料:阻碍电动车的最大黑手,根本不是特朗普政府,而是满嘴跑火车的汽车制造商们!
政治风暴挡不住电动车?
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宫后,电动车立马成了他的重点打击对象。这位总统还没上任时就嚷嚷着要废除"电动车强制令"——虽然实际上压根没这条法令。上任后立即推出《至美大法案》,把新车二手车的税收抵免政策全给砍了。可让人意外的是,Rivian的掌门人斯卡林格压根不慌:"政策变来变去,到头来啥也改变不了。"
这位80后CEO的分析有点意思:政策转向说不定对Rivian和特斯拉这类纯电品牌更有利!他掰着手指解释:"原先那些电动车扶持政策没了,对Rivian是好事,对特斯拉也是好事。可对美国汽车产业是坏事,对我家娃更是坏事。"(注:Rivian的R1S和R1T本来就不符合7500美元抵免条件,政策变化根本伤不着他们)
车企上演双面戏码
让斯卡林格真正火大的是传统车企的两副面孔:"我们像是孤军奋战对抗所有传统制造商,"他对着《商业内幕》镜头大倒苦水,"这帮人公开场合满口支持电动车,私底下却是电动化最大的敌人!看他们嘴上喊着支持电动化,背地却在政策层面下死手,简直虚伪到极点!"
这话绝非空穴来风。今年早些时候,通用汽车就卯足劲要废掉加州自主制定排放标准的权力。结果真让他们办成了——共和D控制的参议院投票剥夺了加州定规矩的权限。汽车巨头们基本操作就是:哪边政策利好就倒向哪边,堪称现实版"变色龙"。
巨头为何暗地使绊子?
传统车企的纠结懂得都懂:真要全面电动化,等于要了他们老命!内燃机产业链养着百万工人,工厂设备都是千亿级别的投入。电动车结构简单零件少,生产链要砍掉三分之一,这直接动了行业命根子。福特的财报早就露馅了:电动部门每卖一辆车平均亏6万美元,烧钱速度堪比碎钞机。
更损的是传统车企的"软抵抗"妙招:去年丰田就搞了个百万美元反电动化广告,今年又偷偷给反电动车游说团体塞钱。现代起亚更机灵,一边在北美吆喝电动车,转头就把燃油车生产线往印尼转移。
斯卡林格这回撕破了行业的窗户纸:政治风向不过是幌子,真正的电动车生死战,是创新企业和既得利益者的产业对决。当传统车企的电动化口号遭遇利润滑坡,这场转型马拉松才刚跑完热身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