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装了智能门铃看家护院的朋友们,特别是用Ring的,有个事儿得跟您唠唠,估计听了心里得咯噔一下。不是系统漏洞,也不是黑客攻击,而是你家门铃拍下的监控录像,跟警察局之间的那道“门”,最近又被重新打开了。这事儿吧,挺复杂的,它关乎安全,也踩在隐私的边界线上。
制造Ring智能门铃的公司最近在数据分享这事儿上掉了个头。它近期跟一家叫Axon的公司,就是做那个让不少人闻风丧胆的泰瑟电击枪(Taser)的老伙计,手拉手成了合作伙伴。这伙伴关系一达成,意味着执法机构又能开始向所有普通Ring用户“伸手”,请求查看门铃拍到的监控录像了。
把时间拨回今年春季(4月)。Axon,这家主攻执法技术的公司对外宣布了这次合作。他们的说法挺“高大上”:为了让大家伙儿在遇到案子时,能更方便地把“和案件有关的视频分享给警察叔叔”,目的呢,是为了让案件破得更快,社区安全更有保障。《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网站是第一个发现这个新变化的。
Ring这次的操作,本质就是自己把去年关上的“门”又给推开了。去年,Ring停掉了一个叫“协助请求”(Request for Assistance)的功能。这功能以前放在Ring的“邻居”App里,警察可以直接通过这个App,向用户开口要监控录像。当时Ring关掉它的理由是:以后除非真有火烧眉毛、性命攸关的“紧急情况”,否则警察就别想随便开这个口了。但是吧,即使关掉这个口子,大家心里还是悬着的,为啥?因为警察那边就算没拿到法院的搜查令,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还是有法子看到这些录像的,这隐私的漏洞,终究让人觉得不那么踏实。
现在,通过这次和Axon的牵手,警察同志又能“名正言顺”地要录像了。他们不用再去麻烦Ring的邻居App,而是用上了Axon自家的“数字证据管理系统”来发出请求。不过,这个请求会不会同时在邻居App里冒泡提醒用户呢?目前还是个未知数。Axon这边明确表示:一旦警察提了要求,Ring用户是掌握主动权的。您爱分享就分享,不想分享,也一点问题没有。如果用户点了头愿意分享,那段录像会经过“加密处理后,安全地装进警方的案件档案”里。Axon还特别强调:Ring绝不会把那些说了“No”的用户名单透露给警方。另外有了解情况的人对《商业内幕》透露,Ring还在琢磨跟Axon搞更深入的合作,比如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搞个啥“实时直播”的功能,那可就真有点现场直连的意思了。
说到Ring,它的创始人杰米·西米诺夫(Jamie Siminoff)今年春天(4月)重新执掌Ring以及亚马逊的其他智能家居业务(像Blink、Amazon Key、Sidewalk),他给这次合作的理由是:跟Axon整合嘛,能帮着Ring更快完成“让社区更安全”这个终极任务目标。
这可不是Ring第一次因为跟执法机构“走得太近”惹一身骚了。翻翻旧账,早在2019年,科技媒体Motherboard就爆料过,Ring被猛批涉嫌帮着警察游说用户,让用户把门铃录像交出来。更近一点,就在2023年,Ring砸了580万美元,跟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官司勉强达成和解。FTC告它啥罪状?说Ring的摄像头安防不行,让自家员工和外头的黑客都钻了空子,非法窥探用户隐私!580万美元,这教训的代价可真不便宜。
西米诺夫在四月份的合作声明里说得倒是挺诚恳:“跟Axon的这个整合啊,就是要加强社区居民和公共安全机构之间那根重要的‘连接线’,给大家伙提供一种协作保护家园平安的新选择。”
背景数据了解一下:到2021年那会儿,Ring在美国本土,差不多每个州里,就已经和超过2000家警察局和消防队搭上线建立了某种合作关系。所以这次重开共享通道,本质上不过是把一度收窄的通道,又稍稍拓宽了一些而已。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技术带来的老难题重演:公共安全和个体隐私这根紧绷的弦,Ring又一次把它拨响了。录像分享的主动权虽然理论上还在用户手里,但这扇门一开,隐私的边界在哪,每个人心里都得重新画个刻度尺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