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数据大户注意啦,闪迪(SanDisk)这次真的把固态硬盘的综合性能天花板捅了个窟窿!就在昨天(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这家存储巨头端出一款专为企业级场景打造的「怪兽」——容量高达256TB的NVMe SSD。秘密武器是全新的UltraQLC平台,瞄准的就是AI数据湖这类吞数据不眨眼的狠角色。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上市计划:U.2规格版本2026年上半年全球开卖,其他形态的版本(比如E1.S或E3.S)也安排上了,2026年下半年接力登场。可别嫌久,毕竟把256TB存储塞进2.5英寸盘里可不是路边摊煎饼果子那么简单。
为什么企业用户该盯紧这块盘?
UltraQLC平台专门治各种「数据饥渴症」:AI训练时动不动调用几百TB数据集?它靠三把刷子搞定——延迟低得像闪电、传输带宽飙到飞起、稳定性堪比砖头。更妙的是省电绝活:同样跑满负荷,它能让数据中心电费账单肉眼可见地缩水,总算力成本(TCO)哗哗往下掉。
技术内裤大起底
闪迪这次堆的黑科技能凑一桌麻将:
BiCS8 2TB QLC CBA闪存芯片:同样指甲盖大小的硅片,硬是塞进去两倍数据,密度翻倍还不涨体积;
Direct Write QLC神技:突然断电也不慌,写到一半的数据照样给你安稳存好,堪称存储界的「保险柜」;
Ultra QLC电功大法:功耗没咋涨,性能反而偷偷提了10%,这波操作属实是「白嫖性能」;
多核控制器猛兽:256TB的数据洪流?八个核心排队分流,读写通量拉满不卡顿;
智能数据保鲜术:自动切换省电模式护数据,既防丢包又降能耗,鱼和熊掌居然兼得了。
目前这头「存储巨鲸」正在美国加州FMS 2025闪存峰会上巡游展出,搞数据中心或者玩AI大模型的工程师们,建议提前蹲一波真机实测。
说点实在的
虽然256TB听着有些遥不可及,但现实世界早被AI和大数据逼到墙角了。想想看:自动驾驶公司一年吃掉几个PB的传感器数据?医疗AI分析全基因组动辄几百TB?传统硬盘柜既占地又费电,这种时候就得靠UltraQLC这种「密度升级+能效开挂」的组合技破局。
不过呢,普通消费者先别激动——这玩意儿单价怕是能买辆特斯拉(价格未公布但懂的都懂)。不过对腾讯云、AWS这些大户来说,机房空间和电费省下的实际支出,可能半年就回本了。至于咱老百姓?坐等技术下放呗!QLC固态从被喷「短命鬼」到如今敢做企业级顶配,才花了五年呢…
技术宅冷知识:BiCS8芯片来自铠侠(Kioxia)与西数的合资厂,用CBA(CMOS directly Bonded to Array)工艺把存储单元和逻辑电路叠成三明治,这才实现了密度暴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