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8-8 17:48 编辑
各位老铁,最近汽车圈动静闹得挺大——理想汽车搞了个碰撞测试,结果把自家新车跟一辆8吨大卡车怼上了!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场测试整出了意外效果,让卡车"原地腾空",最后还惹出了侵权官司。这事儿啊,还得从头细说。
上个月底,理想发布了它家那台全新的三排座电动SUV——i8。按正常套路,不得说说续航?聊聊智能?嘿,理想偏不,人家直接放了个大招:现场播了一段让人瞪大眼睛的碰撞测试视频。主角是一辆重约2.6吨的理想i8,时速60公里(差不多37英里),迎头撞上了一台重达8吨(约合16,000磅)的东风乘龙大卡车。光看这吨位差三倍多,想想都刺激,结果还真就玩大了。
那画面,冲击力强得跟电影特效似的。按常理想,肯定小车粉身碎骨了对不对?嘿,反转来了!卡车驾驶室被撞得猛往前栽,四个轮子都离了地,车架子看着都快散架了。再看那台“弱势”的小i8,反而出人意料地撑住了场面:前头专门吸能的短悬设计发挥作用了,车身A柱、B柱啥的都挺完整没折;门锁秒解,隐藏式门把手“啪”地弹出来,九个气囊一点不含糊全炸开了,车子的紧急呼叫系统也立刻启动。最关键的是,之前特意在电池包上划拉的那道深口子,撞完愣是连烟都没冒一丝,起火?更不存在的!
这段7月下旬就完成的测试视频一出,立马被传得到处都是,热度飙升。卡车制造商那头——东风柳州汽车公司坐不住了。8月1号(上周五)他们在腾讯新闻上公开发了个严厉声明,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理想这测试“严重侵权”!东风那边技术专家私下琢磨过了,觉着这场面压根儿不是真实路上会碰见的状况,指责视频会误导大家,让他们家的卡车看着“不安全”,冤枉得很。
面对这一通指责,理想汽车也没装哑巴。过了两天(8月3号,周日),官微挂出了三点回应:
第一,测试不是咱自导自演,是正经请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CAERI)这个第三方独立做的;
第二,撞的那辆东风卡车是咱实打实从二手车市场淘换来的,用途就是当个移动路障;
第三,强调测试本意“并非想评价其他品牌的产品质量”。结尾还捧了一句:“东风乘龙作为咱国内卡车行业的实力派,品质安全一直深受广大司机师傅信赖。”
瞧瞧,礼数做得很足。
作为关键第三方,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后来也出来补充了点干货:
首先定性,这测试属于“非标准车对车碰撞”;
解释为啥选那台东风卡车:主要就瞄着它的“整备质量”8吨去的(别的大卡车太轻太重的没相中呗);
除了给卡车喷了白漆、装了点自动驾驶配件外加配重达到8吨,其他没动过;
最后再次重申:做这测试,本意是想看看万一跟大车撞了会咋样,压根儿不是要去评测东风卡车安不安全。
现在大伙儿争论的焦点其实很明确:理想设计的这场“硬碰硬”合理吗?
问题挺多:相对速度太高——理想i8开60公里/时,撞向一台原本跑40公里/时的卡车,理论相对速度高达100公里/时,比欧洲美国那些标准碰撞测试速度快了一大截。业内懂行的专家出来说话了,这种极限测试确实能把电动车的“硬骨头”秀出来,但卡车那副“要起飞”的狼狈相,也不能完全赖车子质量不行,主要还是卡车天生的毛病:车身结构是分离式的(非承载式车身),重心又特别高,一撞就容易栽跟头。
两边声明你来我往口水仗打完,大家的关注点已经变了,不再简单说谁车结实谁车差劲,而是开始琢磨测试标准到底靠不靠谱?商业宣传该不该这么玩儿?
说到底,理想这波碰撞营销效果是拉满了,眼球赚足,但同时也一脚踩进了别人“场子”里。车企间产品力较劲本是常事,但在公共传播这块地界儿里做安全测试,还真得多个心眼儿,小心拿捏好分寸,否则这“吸睛”大法一使出来,后头跟着的可能就是“费钱”的麻烦。各位吃瓜群众,咱也就边看热闹边琢磨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