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据“合肥发布”8 月 9 日消息,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安徽首款绳驱 S1 机器人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首次公开展示,其独特的驱动方式和精巧设计,标志着安徽省在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绳驱 S1 机器人全身共 46 个自由度,配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深度相机、视触觉传感器与六维力传感器等多种传感设备,可实现多维度场景与交互感知。 区别于常见的刚性臂机器人,S1 机器人采用的是 7 个自由度的绳驱臂。通过在电机与关节之间增加绳索进行传动,利用绳索自身的柔性震动消减冲击力,使得末端接触力呈现递减的趋势。 “如果说传统的刚性臂是构建了机器人的骨骼,那么绳驱臂是重塑了机器人的经脉。”江淮中心绳驱 S1 机器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田蓥梅介绍,“传统的机械臂直接通过金属的连杆进行传动,力的传递直白而有冲击。而绳驱臂使用绳索进行传动,绳索自身的柔软和震动能够实现卸力的效果,在和人进行交互的时候,就会更温柔更安全”。 IT之家从官方公告获悉,同样首次亮相的还有江淮中心自研的视触灵巧手。这款视触灵巧手具有 20 个自由度,其中 15 个是主动自由度,除了弯曲之外,还能够进行一定幅度的侧摆运动,具有类人水平的运动灵活性,能够张开五指抓取气球,或者转动手指旋拧瓶盖。 此外,灵巧手的指尖与人手曲线相似,表面是弹性硅胶层,内部集成了高分辨率的微型相机。就像人手与物体接触时皮肤表面会产生变形,灵巧手与物体接触时,微型相机也会捕获到弹性硅胶层的微小变化,准确计算接触位置和接触力等信息,通过算法赋能精确把控拿捏物体的力度,能够完好无损地抓取豆腐这种易碎物体。 同时,透过硅胶层,微型相机也可以捕获物体表面的材质、纹理、硬度等物理属性,甚至在与人手触碰时清晰看到人手的指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