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注意了!半导体领域又迎来一个重要消息——Marvell Technology(美满电子)近日正式宣布,其Structera系列Compute Express Link(CXL)内存扩展控制器及近内存计算加速器,已成功完成与美光、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这三家主流内存供应商的DDR4及DDR5产品的互操作性测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成就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早前Marvell与AMD EPYC处理器及第五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完成互操作验证的基础上。至此,Structera成为目前业界唯一实现在所有主流CPU架构与全部三大内存供应商产品中完成互操作性验证的CXL 2.0产品系列,真正做到了“全平台打通、全生态兼容”。
大家可能好奇,为什么这件事如此重要?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内存性能已成为许多系统瓶颈所在。传统内存架构扩展性有限,而CXL作为一种新兴互联协议,旨在打破内存墙,实现更高效的内存共享与扩展。但仅有协议标准远远不够,实际落地中,不同厂商硬件之间的互操作性才是真正决定技术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Marvell此次完成的,正是从“标准可行”到“实际可用”的关键一跃。
具体来看,Marvell此次互操作验证涵盖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的DDR4与DDR5内存。这不仅大幅降低系统集成风险、加快产品认证流程,也为OEM厂商和云服务供应商带来更高的设计灵活度,使其能够在维持供应链多元化的同时,更自由地优化系统架构。对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而言,这种跨厂商、跨平台的兼容能力意味着他们不再被某一家供应商“绑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混合搭配不同组件,从而实现更优的性能与成本平衡。
除了硬件层面的兼容,Marvell还提供高度灵活的商业合作模式。客户既可以选择标准产品方案,也能够根据自身工作负载需求,定制化配置功能与接口。更进一步的是,Marvell还将Structera IP开放授权,允许客户将这一经过硅验证的CXL技术集成到自有定制芯片中。从全定制SoC到紧耦合加速器,Marvell支持多种集成方式,真正让CXL的能力渗透到不同场景与产品形态中,赋能客户实现更深度的性能、能效与成本优化。
行业大佬们也纷纷站出来为Marvell“站台”。美光云内存产品副总裁兼总经理Praveen Vaidyanathan表示:“与Marvell合作完成互操作验证,将为新一代AI基础设施提供可扩展、高效率的CXL解决方案。”三星电子副总裁Jangseok Choi则认为:“CXL正在重塑数据中心内存部署的方式,这一合作确保客户能更放心地选用Structera与三星内存搭配。”SK海力士下一代产品规划与赋能负责人Uksong Kang也强调,与Marvell的协作有助于推动内存扩展技术更普及和灵活。
说到产品本身,Marvell Structera系列包含两大类别:一是面向高带宽应用的近内存计算加速器(Structera A系列),集成16个Arm Neoverse V2核心与多通道内存接口,专为深度学习推荐模型、机器学习等场景设计;二是内存扩展控制器(Structera X系列),支持为通用服务器扩展TB级别内存容量,目标应用包括内存数据库、虚拟化等需要大容量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Structera全系产品率先在业界支持四内存通道,集成LZ4实时压缩功能,并采用先进的5纳米制程工艺制造。
从行业视角看,Marvell此次的成果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在生态层面推动了CXL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预计从2026年开始,越来越多支持CXL内存扩展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和高端计算设备将逐步落地。而Marvell凭借其“全平台互操作”的先发优势,已占据生态构建的有利位置。未来,我们或许将见证一个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内存架构新时代的到来,而Marvell,正成为其中关键的推动者之一。
总而言之,Marvell这一次不只是在发布一款产品,更是在推动整个行业向下一代内存解决方案迈进。CXL的时代,真的来了——而Marvell显然已经抢到了第一张船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