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业界] 苹果偷偷憋大招?摩根士丹利预言机器人要成新摇钱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发现没,科技圈最近有个特邪门的现象——现在但凡是个科技巨头开发布会,要是不在结尾处让机器人出来溜达一圈,好像这场发布会就差点意思,不够fancy。但是呢,特斯拉那个人形机器人Optimus,到现在走路还带着点小心翼翼,生怕摔一跤就得上热搜;亚马逊那个Astro桌面巡逻车,更被不少人戏称为“长了轮子的电子监控摄像头”,实用性一直备受质疑。

就在这么个大家都在秀肌肉、但产品似乎总差临门一脚的节骨眼上,华尔街的顶级智囊团——摩根士丹利,突然发布了一份重量级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它直接指出了一个可能改变未来科技格局的判断:那个看起来一直在沉默、在汽车项目上还栽过跟头的苹果,其秘密研发中的机器人项目,很可能不是凑热闹的,而是准备在未来某个时刻,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的“王炸”。

一、数字不会说谎:机器人可能是苹果未来的新“印钞机”
咱们先看最硬核的部分:数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们,基于一系列复杂的模型推演和市场分析,给出了一个预测:目前连张概念图都没正式公布的苹果机器人业务,有望在2040年左右,实现每年约1300亿美元的巨额收入。

13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咱们来做个直观的对比:

这差不多相当于苹果现在整个App Store生态的年收入总和。您想想,全球那么多开发者在App Store上开发应用,苹果从中抽成,一年也就这个规模。

这个数字,也远远超过了Mac和iPad这两条重要产品线每年的收入总和。换句话说,一个成功的机器人业务,其体量可能比苹果的两大传统硬件支柱加起来还要庞大。

报告里甚至更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个未来的机器人业务,其价值可能占到那时苹果公司股票市值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基本上等于明说:机器人将是决定苹果未来股价走势的关键棋子之一。

二、不只是“桌面摆设”:首个产品可能是个会主动跟随的智能中枢
根据报告描述,苹果的第一个机器人消费级产品,很可能在2027年左右亮相。它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高大上的人形机器人,而是一个更务实、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的形态:一个可以放在桌面上、具备移动能力的智能中枢设备。

这个小东西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会动!​ 它不是傻傻地呆在一个地方。它可以通过底部的轮子或履带,在桌面上自由移动。

它会主动跟随!​ 它内置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可以识别用户(也就是您)的位置。您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它可能会悄悄移动到茶几边缘,为您显示通知、播放音乐;您走进厨房准备晚餐,它也可能跟过去,在料理台边上为您展示菜谱或计时器。

它负责连接任务。​ 它的初期功能可能聚焦于一些日常辅助任务,比如视频通话时智能追踪您的画面、提醒日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等。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拥有了自主移动能力的Siri实体,或者说,一个更先进、更主动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

这种“让产品主动适应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的理念,恰恰是苹果最擅长的经典打法。回顾历史:

智能手机:​ 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功能机和早期智能机杀得昏天黑地的时候,苹果按兵不动,直到触摸屏技术成熟、用户体验能够做到极致时,才推出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

智能手表:​ 在安卓阵营推出各种形态的智能手表试水多年后,苹果才推出Apple Watch,并且精准地切入健康监测这一核心场景,获得了巨大成功。

这次在机器人赛道,苹果看起来又在重复同样的策略:先让波士顿动力(炫技的后空翻机器人)、特斯拉(专注于工厂应用的人形机器人)等玩家去探索市场、试错教育用户,苹果自己则躲在幕后,仔细观察记录:哪些应用场景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哪些功能是华而不实的“伪需求”?怎样才能让机器人的交互体验做到如iPhone般自然直观?

三、为什么说机器人是苹果“命中注定”要进入的领域?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里有一个非常犀利的观点:苹果最深的“护城河”,从来不是某一款特定的产品,而是其对硬件、软件、芯片和服务进行全面整合与控制的强大能力。

现在,苹果全球有超过20亿台活跃设备。这些iPhone、iPad、Mac、Apple Watch就像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十亿个“感官神经末梢”。试想一下,如果给这个庞大而高效的生态系统装上“轮子”或“机械臂”,会发生什么?

场景一:​ 您刚用iPhone搜索了“红酒炖牛肉”的做法,厨房里的苹果机器人或许就能通过智能联动,打开冰箱门扫描一下,然后语音提醒您:“主人,您的食材还缺洋葱和香叶哦。”

场景二:​ 未来可能配备更多传感器的AirPods,捕捉到您对着杂乱的书桌皱了一下眉头。您书桌上的苹果机器人可能就会默默地开始行动,将散乱的笔、本子归类整理好(如果它有机械臂的话)。

更重要的是隐私保护。苹果一直强调设备端智能处理(On-Device AI),这意味着您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敏感数据,尽可能地在您自己的设备上处理,而不是上传到云端。这种“把秘密烂在自家设备里”的隐私策略,对于高度重视隐私的全球用户(尤其是欧美用户)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四、并非从零开始:苹果在机器人领域的“前传”与积淀
别看苹果现在对机器人业务守口如瓶,但它在这个领域并非毫无经验的小白。事实上,它已经通过一些项目默默积累了多年。

“Daisy”回收机器人:最好的实战演练。​ 苹果那个名为“Daisy”的拆解机器人,已经在回收工厂里默默工作了七年多。它能够以惊人的精度和效率拆解多种型号的iPhone,从中回收有价值的材料。这个项目表面上是环保举措,实质上是一个绝佳的机械运动和控制技术的长期实验场。如何用机械臂精准抓取不同形状、大小的手机?如何安全处理电池等敏感部件?这些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对未来开发能处理复杂家务的机器人至关重要。

“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的遗产:宝贵的感知技术。​ 那个据传烧掉了苹果超过100亿美元的造车项目,虽然最终搁浅,但绝非毫无意义。该项目在长达数年的研发中,在激光雷达(LiDAR)感知、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复杂环境下的路径规划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技术突破。这些技术,恰恰是移动机器人能否在动态、不确定的家庭或办公室环境中安全行走、避免碰撞的核心所在。可以说,造车项目为机器人研发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供应链的蛛丝马迹。​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还提到,他们观察到苹果近期与供应链伙伴(如比亚迪)在机械传动、电机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合作有所增加。这就像一位顶尖大厨开始大量采购特定的珍贵食材,虽然我们还不知道他最终要烹饪哪道大菜,但迹象表明,他正在为一场盛宴认真准备。

五、重塑苹果:机器人业务可能引发的收入结构“大地震”
让我们再看一组更具冲击力的数据对比,来感受一下机器人业务的潜在影响力:

苹果当前最核心的iPhone业务,年收入大约在2000亿美元。

Mac和iPad这两大硬件产品线,年收入加起来大约在600亿美元左右。

苹果的服务业务(App Store、音乐、视频、iCloud等)在2024年创造了约960亿美元的收入。

而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苹果机器人业务在中等情景下,有望占据全球机器人市场约9%的份额,年收入达到1330亿美元。这意味着:

它将轻松超越整个Mac产品线(年收入约290亿美元)。

它也将显著超越目前的服务业务收入(约960亿美元)。

如果按照更乐观的预估(苹果获得22%的市场份额),机器人年收入甚至可能冲击3000亿美元,与当前iPhone业务的规模持平。

这将彻底改变苹果维持了数十年的收入结构,从过度依赖iPhone,转向iPhone、机器人、服务等多元支柱并立的新格局。

六、硬件只是入口,订阅服务才是真正的“聚宝盆”
但是,卖硬件赚钱可能只是这个故事的开篇。按照苹果近年来不断强化服务业务的战略方向,它极有可能复刻iPhone的成功模式:机器人硬件本身保持合理的利润,但真正长期、高利润的增长引擎,来自于围绕机器人构建的订阅制服务。

例如,一个每月9.9美元的“超级管家套餐”,可能提供更强大的云端AI算力支持、更深度个性化的习惯学习功能。

或者,开设一个“机器人技能应用商店”,第三方开发者可以上传各种技能包(比如“专业咖啡拉花技巧”、“个性化植物养护方案”),用户付费下载,苹果与开发者分成。

全球数千万台机器人每天24小时运行所产生的数据、所需的增值服务,将构建起一个持续不断的收入流。这不再是“一锤子买卖”的硬件销售,而是建造了一条可以长期收费的“数字高速公路”。

七、前路非坦途:挑战与接下来的观察点
摩根士丹利也冷静地指出了苹果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跨越的鸿沟。

首要前提: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必须足够“智能”。​ 机器人需要强大、可靠的人工智能作为大脑。如果未来一两年,苹果的AI(如Siri)在理解自然语言、进行复杂推理和上下文理解方面没有质的飞跃,那么机器人就可能变成一个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的“智障”产品,难以被市场接受。

激烈的竞争环境。​ 特斯拉的Optimus已经在工厂进行测试,波士顿动力的Atlas在运动控制方面积累深厚,中国的众多科技公司(如小米、蔚来等)也在机器人领域快速迭代且具有成本优势。苹果属于后来者,需要拿出真正具有颠覆性的体验才能脱颖而出。

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极致要求。​ 一个在家庭环境中移动的机器人,其安全标准和可靠性必须达到极高水平。任何一起涉及人身安全或隐私泄露的事件,都可能导致整个业务遭遇重挫。

那么,作为观察者,我们接下来应该关注哪些信号来判断苹果是否动真格?

2025-2026年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是否会发布针对机器人开发的软件工具包(SDK)或操作系统?

高管言论:​ 蒂姆·库克或其他高管是否会开始在访谈中“不经意地”透露机器人研发的进展或理念?

招聘与并购:​ 苹果是否会显著增加在机器人、人工智能、传感器领域的人才招聘?或并购相关领域的初创公司?

八、未来的想象:从桌面助手到生活伙伴
报告预测,到2027年,我们可能会见到第一个苹果机器人,它可能是一个集家庭中枢、通讯设备和简单任务助手于一身的“数字伴侣”。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苹果可能会从这种相对简单的桌面系统,逐步扩展到功能更复杂的人形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

也许到2035年,您家中的生态会是这样的:您最初购买的桌面机器人“小盘”,通过苹果的生态系统,可以无缝指挥后来添置的、负责重物搬运的人形机器人“大柱”。它们一个负责动脑指挥,一个负责动手出力,协同为您服务,就像《钢铁侠》电影里的贾维斯和那些机器人助手一样,成为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
摩根士丹利的这份报告,描绘了一幅极具想象力的未来图景:苹果机器人业务有望在未来十几年内,成长为一个堪比甚至超越当前iPhone规模的庞大业务。但这一切的前提在于:

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必须首先证明其强大的推理和执行能力。

苹果必须能打造出一款在体验上真正直观、可靠、值得用户信任的机器人产品。

如果苹果成功了,那么它的下一次革命,可能就不再是握在您手中(iPhone)或戴在您脸上(Apple Vision Pro),而是静静地站在您身边,学习、适应,并在您早已熟悉的苹果生态系统内,无声无息地为您工作,融入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11 20:58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