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咱们来吃个汽车行业的大瓜!大众集团CEO奥利弗·布鲁姆最近在慕尼黑车展上跟路透社记者倒了一肚子苦水,说美国关税让这家欧洲最大车企亏惨了——整整"数十亿欧元"啊!这数字听着就肉疼,相当于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先亏掉几个小目标,换谁谁都顶不住。
事情是这样的:在9月8日车展期间,布鲁姆拉着记者大吐苦水,说现在大众集团的账本简直没法看。最惨的是保时捷,被活生生夹在中美市场之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三明治"——一边是美国关税大刀咔咔砍,另一边是中国市场销量蹭蹭跌。要我说,这哪是三明治啊,简直是夹心饼干被两头挤!而且这挤压影响可不小,密切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据说现在保时捷的营销团队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既要维持品牌高端形象,又要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来看看具体有多惨:光是奥迪品牌,上半年就被关税削掉了6亿欧元。保时捷更惨,4、5两个月就没了3亿欧元。注意啊,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损失,暗地里还有更多看不见的亏空。比如说供应链成本增加、市场机会损失、投资者信心下滑等等,这些隐形成本加起来可能比明面上的损失还要惊人。要说这些德国车企也是实诚,亏这么多还坚持不降价,这是跟钱过不去呢还是真这么有底气?我猜他们可能是怕一旦降价就会损害品牌形象,以后想再卖高价就难了。
现在大众和其他车企都在眼巴巴等着美国降关税。特朗普政府之前拍胸脯保证要从27.5%降到15%,结果到现在连个影儿都没有。要我说啊,这美国政府的承诺就跟天气预报似的,听着挺好,信不信由你。而且现在美国正值大选年,各种政策都可能发生变化,车企大佬们估计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美国政治动态,生怕错过任何利好消息。
布鲁姆这边倒是没干坐着,正在跟美国那边扯皮税收优惠的事儿。最劲爆的是,奥迪可能在年底前决定要不要在美国开厂。这可是个大计划,要知道奥迪和保时捷到现在都没在美国设厂,每辆车都是漂洋过海交着天价关税去的。如果真能在美国建厂,不仅能避开关税,还能享受当地的政策优惠,说不定能因祸得福呢。不过建厂也不是说建就建的,得考虑市场需求、劳动力成本、供应链配套等一系列因素,这决策难度可不小。
说起来,布鲁姆自己也挺难。一个人当着两家公司的CEO,被股东和工会天天念叨。他现在是骑虎难下,卸任哪个职位都不合适。这就好比同时谈两个对象,哪个都舍不得分手,最后可能两个都要跑。而且现在大众集团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既要应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挑战,又要大力发展电动车,还得处理这些地缘政治带来的麻烦,真是够他喝一壶的。
现在全球车企都在全面调整战略布局,大众的现状可以说是行业缩影。要我说啊,以后买进口车怕是越来越贵了,这些关税最后还不是要转到咱们消费者头上?不过话又说回来,说不定逼着这些车企本地化生产,以后能买到更便宜的国产奥迪和保时捷呢?其实现在已经有不少高端品牌在国内建厂了,比如宝马、奔驰都有国产车型,质量也不比进口的差,价格还更实惠。
总之啊,车企大佬们的日子现在也不好过。一边要应对贸易战,一边要转型电动化,还要伺候好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这就好比在高速上一边换轮胎一边开车,技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咱们就静观其变,看看这帮大佬们怎么破局吧!说不定过几年回头看,现在这些困境反而成了车企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呢。毕竟汽车行业百年历史,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次应该也能挺过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