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回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OpenAI刚刚搞出了个震惊科技圈的大动作——他们居然说服了自家大金主微软,准备来一场商业模式的华丽变身!这波操作堪称AI界的"商业结构转变大戏",从纯营利机构转向兼顾公益使命的新型企业架构,其精彩程度完全不输给任何商业案例!
说起来,这场大戏的序幕是在本周四拉开的。OpenAI突然官宣和微软达成了一项关键协议,打算把自家的营利部门改造成所谓的"公益公司"。别看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正经,其实就是要从"拼命赚钱"模式切换到"赚钱做公益两不误"的双轨制。不过现在这事儿还处在画饼阶段,得等着各州监管部门点头才能成真。
OpenAI董事会主席Bret Taylor在官方博客里说得那叫一个热闹:就算完成转型,原来的非营利组织还会继续存在,而且照样牢牢握着公司的控制权。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非营利组织能拿到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PBC股权!这个天文数字简直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多数了几个零,具体交易细节虽然还没完全公开,但光这个数字就够咱们吃瓜群众议论好一阵子了。
两家公司在联合声明里说得挺像那么回事:"微软和OpenAI已经签署了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作为合作伙伴关系下一阶段的框架。"虽然备忘录没有法律效力,但至少说明两家公司在这事上基本达成共识了。现在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敲定最终协议的具体条款,看着架势是要动真格的。
这场谈判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了,背后有着不少弯弯绕绕。OpenAI的公司结构在科技圈里绝对是个异类——它是由非营利董事会掌控的。想想去年Sam Altman突然被开除又火速复职的戏剧性事件,就是这个奇特治理结构搞出来的闹剧。虽然当时董事会大换血,但这个奇葩架构居然一直保留到现在。
眼下微软可是享受着OpenAI技术的优先使用权,同时还是这家初创公司的主要云服务供应商。但今时不同往日,ChatGPT的业务规模比起2019年微软刚开始投资时已经翻了N倍。听说OpenAI一直在谈判中拼命争取更多自主权,想要减轻对微软的依赖。
过去这一年,OpenAI可是没闲着,悄悄布了不少局:先是和Oracle签了份五年300亿美元的云服务大单(从2027年开始),又和软银合作建设Stargate数据中心项目。这些动作明摆着是在分散风险,不想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微软一个篮子里。
Taylor表示OpenAI和微软将会继续与加州和特拉华州的检察长办公室沟通,说明这个转型计划还需要监管部门的绿灯才能正式实施。不过谈判过程据说并不轻松,据华尔街日报爆料,双方最近几个月差点谈崩——微软想要控制OpenAI原本打算收购的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的技术,而OpenAI则坚持要保持这些知识产权的独立性。最后这场收购居然黄了,Windsurf的创始人被谷歌挖走,其他员工则被另一家初创公司Cognition接收。
更精彩的是,这事儿还把埃隆·马斯克给扯进来了。他起诉OpenAI的官司里,营利化转型正是核心争议点。马斯克的律师团队一直在拼命挖OpenAI和微软谈判的相关信息。更有意思的是,马斯克今年还自作多情地提出要以970亿美元收购OpenAI,结果被董事会直接拒了。法律专家当时就指出,这个报价反而可能抬高了OpenAI非营利组织的股权估值。现在看起来,OpenAI非营利组织获得的PBC股权价值比马斯克的出价还要高,这脸打得真是啪啪响。
最近一些非营利组织如Encode和The Midas Project都公开批评OpenAI的营利化转型,认为这违背了开发造福人类的AGI的初衷。OpenAI的反应也很刚,直接给这些组织发了传票,指控它们背后是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在撑腰。当然,这些组织都一口否认了这些指控。
这场转型大戏真是越演越精彩,既关乎商业利益,又涉及AI伦理,还牵扯到巨头之间的明争暗斗。OpenAI这个既要赚钱又要做公益的尝试,能不能开创出一条新路,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吧!不过说实在的,这种既要又要的平衡术,恐怕比训练一个大型语言模型还要难上几分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