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ise 于 2025-9-14 12:31 编辑
这周末科技圈又爆出个大新闻,不过这次不是火箭上天也不是新车发布,而是特斯拉和它的“网红CEO”马斯克被自己人给告了!两位美国员工一纸诉状直接捅到了旧金山联邦法院,指控特斯拉在招聘时搞“身份歧视”——专挑需要工作签证的外籍人才录用,就因为能压低工资成本。好一波暗箱操作,彻底把“薪资性价比”玩明白了是吧?
最近特斯拉的剧情可比它的自动驾驶技术还要“惊心动魄”。9月12日,软件工程师斯科特·陶布(Scott Taub)和人力资源专员索菲亚·布兰德(Sofia Brander)联手向法院提交了一份集体诉讼,指控特斯拉在用人方面存在“系统性偏袒”——更喜欢招H-1B签证持有人(注:美国针对高技术外籍员工的工作签证),反而冷落甚至裁掉美国本土员工。
为啥要这么干?诉状一点没客气:就是因为便宜啊!
持有工作签证的员工通常更依赖公司维持合法身份,议价能力弱,特斯拉正好利用这一点,同样岗位、同样工作内容,能少付一点是一点。诉状里甚至引用了业内一个挺尖锐的词:“工资盗窃”(wage theft)——好家伙,这用词狠得像是从社会新闻版块直接搬过来的。
更让人咋舌的是他们列出的数据:光在2024年,特斯拉就招了大约1355名持H-1B签证的员工,但同一时间却在国内裁掉了超过6000人——“绝大多数被认为是美国公民”。这一进一出的对比,简直不能更明显。
两位原告也不是随便站出来凑热闹的。陶布说他去应聘的时候,直接被暗示“这个岗只招H1B”,后来申请另一个职位,连面试机会都没拿到;布兰德更委屈,明明已经在特斯拉做过两轮合同工,结果正式岗位连谈都不和她谈。而她俩的共同点是:都不需要公司赞助工作签证——换句话说,公司一看就知道是美国本地人。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刻意?别急,还有更带戏剧性的——
诉状里还特地引用了马斯克本人在2024年12月27日发在X(原推特)上的一段话。这位生于南非、后来入籍美国的老板写道:
“我和那么多关键人才之所以能来到美国,一起打造 SpaceX、特斯拉和几百家其他让美国强大的公司,靠的就是H1B。”
啊这……老板您这是亲自下场给对手送素材吗?
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回应(经典保持沉默操作),原告律师丹尼尔·科钦(Daniel Kotchen)也对外表示“暂无更多补充”。不过这场官司已经正式打响——诉状要求赔偿所有在美国申请过特斯拉工作但没被录用的、或者曾被录用但后来被裁掉的美国公民。
案件编号也给大家抄来了:Taub et al v Tesla Inc, 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案号25-07785。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毕竟这种“老板公开称赞签证制度,公司却被控滥用同一制度压榨员工”的剧情,可不是天天能吃到的瓜。
所以你说这事儿有没有点讽刺?一边是马斯克激情赞美H-1B让美国更强大,另一边是他的公司被指控用同一制度压低工资、排挤本土员工。这画面,简直像是“老板在台前唱高调,HR在幕后算成本”……
到底能不能告得成?咱们还得继续蹲。但有一点已经很清楚:在硅谷,H-1B和外籍员工的待遇问题从来都不只是法律纠纷,更牵涉到公平、身份和企业伦理的大议题。而特斯拉这一出,不管最终判决如何,都已经又一次把科技行业移民招聘背后的潜规则推到了聚光灯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