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数码圈的话题,除了手机就是显卡,但你别忘了——硬盘也在背地里跟着一块“搞事情”。全球存储巨头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昨日放出消息,即日起全线机械硬盘(HDD)要逐步涨价了!这已经不是第一家宣布调价的厂商,但西部数据的动作依然透露出强烈的信号:AI推动的高容量存储需求,正让整个行业陷入一场供需拉锯战。加上交货延迟、物流调整、竞品策略变化……这波操作背后,远不止“硬盘变贵了”那么简单。
这一轮调价并不是突然袭击。根据TrendForce的报道,西部数据已经向客户发出通知,明确表示由于“市场对各类容量硬盘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公司决定逐步实施新的价格策略。
事实上,西部数据已经是近期第三家调整价格的存储大厂。在此之前,闪迪(SanDisk)刚刚把NAND闪存产品的价格上调,而美光(Micron)也一度暂停报价一周,被业内解读为涨价前的缓冲。
西部数据并没有把涨价全部归因于“市场火热”,他们也提到,持续投入先进技术研发、保障产品长期质量,也是价格调整的动因之一。换句话说,厂商希望用户为“未来的技术”提前买单。
但最让下游客户头疼的可能还不是涨价,而是交付时间。西部数据同时透露,他们将更多采用海运来运输产品,这会导致发货时间延长。再加上此前行业消息称,部分大容量硬盘的交货周期已接近一年,采购方必须更早规划订单,否则就得干等。
这一系列操作背后,一个关键的推动因素就是AI带来的存储需求爆炸。
AI应用依赖海量数据,这直接推高了企业对高容量硬盘的需求。谷歌、甲骨文等云服务商正在全球扩展AI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剧了存储产品的供需失衡。
有意思的是,面对HDD的供应紧张和漫长交期,存储厂商也在积极推广替代方案——比如Nearline SSD(近线固态硬盘)。他们希望通过缩小SSD和HDD之间的价格差距,吸引那些“不想苦等HDD”的客户转向更快的存储选项。
尽管西部数据等厂商试图通过调整价格和物流策略来应对市场变化,但短期内恐怕难以扭转供应紧张的局面。行业分析指出,AI驱动的高容量存储需求不仅没有回落迹象,反而可能持续至明年全年。
所以,西部数据这次涨价,看似是一次企业自身的价格调整,实则折射出整个存储行业在AI浪潮下的主动求变。从HDD到SSD,从消费级到企业级,存储产品正在经历一轮新的定价逻辑和供需再平衡。
如果你最近正打算买硬盘,尤其是大容量型号,那可能得做好多掏银子、多花时间等待的心理准备。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场由AI掀起的“存储风暴”,恐怕才刚刚开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