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电动车圈里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少人买了插电混动车,结果充电口都快积灰了也不见用几次!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离谱对吧?明明多花了钱买插电混动,却当普通混动车开。丰田的研究团队也发现了这个怪现象,他们甚至专门做了个APP来治治大家的"充电懒癌"。这操作能成吗?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
现在满大街都是电动车和混动车了,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插电混动车主压根不充电——不是偶尔忘记,是压根就当这功能不存在。丰田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不少PHEV车主完全把车当成普通油电混动来开,充电口成了摆设。这就让人纳闷了:既然不充电,干嘛多花钱买插电混动?这不是白白浪费了插电的功能嘛!
面对这个让人挠头的用户习惯,丰田琢磨出了一招:他们开发了一款名叫ChargeMinder的APP,用行为科学和游戏化奖励机制来鼓励车主充电。简单说就是,把充电这件事变得像玩游戏一样有成就感,让你忍不住想插上电。
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让车主充电呢?丰田的研究指出,光有电动车技术还不够,要是车主不充电或者老挑电网压力大的时候充电,环保效益就得打折扣。特别是插电混动车,要是永远不充电,那排放表现其实和普通混动差不了多少,完全浪费了它的潜力。
ChargeMinder这个APP是丰田研究所旗下"以人为本人工智能部门"搞出来的,目前还是原型阶段,应用商店还下载不到。但它已经在试验中显示出不错的效果。它的工作原理很像健身APP:通过推送提醒、连续打卡记录和激励消息,提醒车主在合适的时间充电。它还加入了小测验来增加用户参与度,同时结合车辆遥感和充电位置数据,提供更个性化的建议。
负责这个项目的Libby博士说:"精准的小干预可以对人的决策和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她补充道"行为干预成本低,而且可以快速部署"。丰田在美日两地开展了随机对照试验,参与者是12个不同品牌的电动车车主。结果发现"基于行为科学的干预明显改善了充电习惯",从而降低了碳排放。说白了,一个能及时提醒并奖励好行为的APP,既能让车主省点油钱,也对环境更友好。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美国,这种行为干预让插电混动车主的充电频率提高了10%。同时用户满意度飙升16%,达到满分100。在日本,插电混动和纯电车车主中有59%的人调整了充电时间,尽量选择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高峰时段充电,而且每天在白天时段充电的时间平均增加了30分钟。
丰田研究所的下一步是让ChargeMinder更加个性化,增加更多数据驱动的干预功能。虽然还没公布公开发布的时间表,但这么好的效果,推广到全球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看来对付"充电懒癌"还得靠心理学和游戏化设计啊!丰田这波操作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技术再先进,要是用户不按正确方式使用,环保效益照样大打折扣。不过换个角度想,要是所有车企都这么卷,以后会不会出现各种有趣的APP,逼着我们变得更环保?到时候说不定充电都能卷出个排行榜来!
话说回来,如果你买了插电混动车,会老老实实每天充电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