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关注AI动态的小伙伴们,最近科技圈又有一个话题逐渐热了起来——OpenAI家的ChatGPT,可能要比我们想象中更“烧钱”。
如果你现在是ChatGPT Plus的订阅用户,每个月为20美元的会员费买单,觉得已经踏入了AI服务的“尊享殿堂”,那接下来这个消息可能得让你深呼吸一下:OpenAI正在测试更高级的“Pro”订阅档,月费高达200美元!而这,还只是开始。
根据CEO Sam Altman的最新表态,由于即将推出的某些功能“计算量极大、成本极高”,即便你已经是Pro会员,部分顶级功能仍可能需要——再付一笔钱。
是不是瞬间有种“会员之上还有超级会员,铂金后面还有钻石”的既视感?
一、OpenAI 的“功能分层”策略越来越清晰
其实从2024年开始,OpenAI就已经在尝试不同的收费模式。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是:
免费版:可用,但要排队,功能受限;
Plus版(20美元/月):免排队,可用GPT-4等级模型;
即将推出的“Pro”版(200美元/月):号称提供“极致体验”,包括更长的上下文支持、更复杂的任务处理,以及优先接入新功能。
但问题来了:就连这个200美元档,可能也无法覆盖全部新功能。
Altman没有明确说哪些功能会额外收费,但提到“有些想法在目前的模型成本下非常昂贵”,暗示像超长文本推理、高频率代码生成、专业级多模态分析等,都可能成为“Pro Plus”项目。
二、为什么OpenAI一边说降价,一边涨价?
听起来有点矛盾对不对?
Altman对此的解释是:短期来看,探索前沿AI功能就是很烧钱,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致力于降低价格的。
他打了个比方:就像最早期的手机、电脑一样,新技术刚出来时贵得离谱,但会逐渐便宜。OpenAI 也想走这个路线——先让愿意尝鲜的用户和企业承担部分成本,等技术成熟了再推广到大众。
但不少用户吐槽:“你这‘长期’要多久?等我退休吗?”
三、哪些人真的需要这些“天价功能”?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氪金到顶。目前看来,Pro版真正吸引的是:
企业用户:比如用AI处理大量合同、进行法律分析、生成财务报告——错误成本高,AI可靠性至关重要;
开发者和工程师:高频使用代码生成、调试、系统架构建议等功能;
研究机构/高校:处理复杂数据集、文献综述、科学计算等。
而对普通用户来说,写诗、聊天、做旅行攻略,免费版或20美元的Plus,已经绰绰有余。
四、不只OpenAI,整个AI行业都在“分层收费”
如果你留意过其他AI玩家的动态,就会发现:
Anthropic(Claude):推出Claude Pro,月费20美元,支持更长上下文、更精准回答;
Google(Gemini Advanced):月费19.99美元,主打多模态和谷歌生态整合;
Mistral、Cohere……几乎所有主流AI公司都在推出“轻量版、专业版、企业版”。
AI 正在变成一种“按需付费”的Utility Service,就像水、电、网络一样——用得多、用得深,就付得多。
五、我们应该怎么看?要不要冲?
如果你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考虑“深度氪金”:
真的能借此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
公司报销or你是自由职业者(能抵税);
你从事的领域错误容忍度极低(如医疗、金融)。
如果不符合……
建议先别急着升级,很多基础功能已经足够强大,等等看价格会不会下降,或者有没有“平价替代品”出现。
小结一下:
OpenAI 没有透露具体哪些功能要额外收费,也没有说什么时候推出。但能确定的是:AI不会越来越便宜,而是会越来越“丰俭由人”。
这也引出一个挺有争议的话题:
当AI能力越来越强,它应该成为人人可用的“普惠技术”,还是专为付得起钱的人服务的“特权工具”?
你怎么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