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摸鱼学家、办公设备控,以及每天被迫盯着屏幕超过8小时的打工人,请往这儿看。如果你觉得办公室那台颜色发灰、边框能停航母、调节角度全靠玄学的显示器已经让你忍无可忍——先别急着骂街,因为显示器行业的老兵Sharp,近期在日本老家搞了一波“品牌魔术”。
他们不久前正式把NEC旗下的办公显示器产品线全盘接手,然后转头就端出了两个全新系列:MultiSync E系列和EA系列。
注意,这波操作并非简单换标,而是从技术整合、功能设计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升级。换句话说——以前你用NEC显示器觉得爽的那些地方,它们全都保留了;以前你觉得别扭的地方,这次可能都改进了。
一、 先说背景:为什么Sharp要接手NEC显示器?
这事儿要说起来那得往回倒几年。Sharp早在2016年就开始逐步整合NEC的商用显示业务,2020年完成全部收购。也就是说,你现在看到的新品,其实是Sharp在消化吸收NEC技术之后,第一次以自有品牌名义推出的办公显示器产品线。
这种操作在业内并不罕见,比如联想接手IBM的ThinkPad,华为接手荣耀早期产品线——本质上都是品牌与技术积淀的融合再输出。
而对用户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你既能吃到Sharp在面板技术上的老本,又能延续NEC在商用领域的功能性设计。显示效果不拉胯,多屏管理不掉链子,这就是“1+1>2”的玩法。
二、 E系列:小体型全功能,打工人的性价比救星
先来看针对中小型公司和居家办公党的E系列。
这个系列提供了22英寸和24英寸两种规格(具体型号DD-E224F、DD-E224FL、DD-E244F、DD-E244FL),主打的是极窄边框+全功能接口+灵活支架。
窄边框这个词听起来已经不新鲜了,但当你真的要组多屏的时候——比如左边放代码右边放效果图,或者同时开三个窗口写PPT——边框窄一毫米,视觉连贯性就好一分。E系列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彻底,几乎可以说是“同价位里边框最能打的一批”。
画质方面,全高清分辨率+LED背光,属于“清晰够用还省电”的务实派,但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是接口配置:FL版本直接给了USB-C+LAN网口。
这意味着什么?
一根线连笔记本,同时搞定视频传输、充电、网络;
桌面再也看不到一堆纠缠的线材和适配器;
特别适合MacBook用户或者Win本轻办公党。
另一个值得夸的是支架设计。
高度、俯仰、旋转甚至竖屏,它全都能调。
写代码喜欢竖屏?没问题;
看长文档要来回滑动?调高度就行;
同事凑过来讨论方案?直接转过去分享屏幕。
再加上NaViSet Administrator 2这种远程管控软件,IT小哥批量调设置时也不用一个个手动操作了——效率拉满,摸鱼时间也变相增加了(不是)。
三、 EA系列:未来办公室的“终端中枢”
如果你觉得E系列已经够用,那EA系列可能就是“加钱上高配”的真香选择。
它提供了24英寸和27英寸两种尺寸(五款型号:DD-EA241F、DD-EA242F、DD-EA242W、DD-EA271F、DD-EA272F),核心升级在于:
IPS面板:色彩更准,视角更广,适合设计、校对、多人共同观看的场景;
USB-C 65W供电:连笔记本不用再单独插电,一线搞定所有;
ControlSync多屏同步技术:公司采购几十台显示器,调一台参数,其他全部同步跟上;
光感+人感传感器:人离开自动熄屏,回来自动亮起,根据环境光自动调整亮度。
这些功能看似细小,但实际用起来就是“一旦用过就回不去”的体验。
举个例子:
早晨上班,显示器感应到你坐下,自动点亮并调节到预设亮度;
下午阳光斜射进办公室,屏幕亮度悄悄提升,保证你看不清;
下班忘记关显示器,它检测到没人之后自动进入休眠——省电省心,还环保。
再加上触摸式OSD按键、集成USB Hub,这些细节堆叠起来,让EA系列不像是个“显示器”,反而更接近一个“办公终端”。
四、 显示器的尽头是“人性化”
从这次Sharp的新品能看出来,办公显示器的竞争早就不是单纯拼参数了。
分辨率、色域、对比度……这些当然重要,但现在的用户更关心:
能不能让我脖子舒服点?
能不能少插几根线?
能不能适应我一天当中不同的光环境?
公司采购后能不能省点运维成本?
而E系列和EA系列分别在这几个维度上做了针对性设计。
尤其是护眼方面,低蓝光模式+无闪烁调光几乎是行业标配,但Sharp把它做成了“默认开启”,而不是藏在下拉菜单第三页的隐藏功能——这种小细节,才是对用户真正的体贴。
五、 总结:值得买吗?给谁用?
如果你是企业采购:
EA系列明显更值得投入,尤其是技术支持团队——多屏同步、远程管理、自动节能,这些功能对大规模部署来说能省下大量隐形成本;
如果你是SOHO族或自由职业者:
E系列性价比更高,接口全、支架灵活,还能竖屏使用,对写稿、码字、刷社交媒体非常友好;
如果你是个普通打工人:
建议……先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公司IT部门看。
显示器的升级换代,很多时候不像手机电脑那样“轰轰烈烈”,但它恰恰是我们每天面对最久的设备。色彩准不准、线乱不乱、脖子酸不酸——这些细节才是真正影响工作效率与心情的关键。
Sharp这一波操作,与其说是“发布新品”,不如说是“重新定义办公工具的基准”。
毕竟,谁不想在一天疲惫工作之后,能少一点“屏幕疲劳”,多一点“下班快乐”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