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正在刷手机的朋友,如果你刚好开的是Jeep Wagoneer或者Grand Wagoneer,建议你现在放下手里的事情认真看这条消息。就在刚过去的这个周五,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发布一则通告,汽车巨头Stellantis要召回超过12万辆汽车——原因听起来有点像黑色幽默:这些车跑着跑着,车窗边的装饰条可能会随时给自己"放个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公路旅行。
这事儿得从9月27日那个平凡的周末说起。当大多数人还在享受懒觉时,NHTSA的官网更新了一条看似枯燥实则惊悚的公告:某些2022到2024年款的Jeep全尺寸SUV,其驾驶座和乘客座车窗的quarter trim(就是车窗边框那块装饰板)可能存在"安装不到位"的缺陷。通俗点说,就是你花七八万美元买的豪华SUV,可能开着开着就开始"掉装备"了。
先给不太了解汽车行业的朋友做个背景补充。Stellantis这个集团名字听着陌生,但说起它旗下的品牌你肯定耳熟:Jeep、克莱斯勒、道奇、玛莎拉蒂都归它管。这个2021年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成的汽车巨头,如今在全球汽车销量榜上能排进前五。但就是这样一家行业大佬,最近却和车窗饰板较上了劲。
具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呢?根据工程师分析,可能是这些装饰条在安装时卡扣没有完全卡紧,或者使用了不当的安装工艺。这就好比买了个需要组装的衣柜,少拧了几个螺丝,平时看着没问题,但稍微一受力就可能散架。对于时速上百公里的汽车来说,这种瑕疵可不是闹着玩的——脱落的饰板在气流作用下会变成一枚"飞行道具",对后方车辆造成意想不到的打击。
更让人挠头的是,这已经是Stellantis本月第二次因为类似问题上热搜了。本月初他们就曾因车门饰板脱落风险召回过16.4万辆车。短短二十多天里两次栽在同一个坑里,这种巧合难免让人怀疑他们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不是出现了系统性漏洞。有汽车论坛网友调侃道:"这是要开创'可拆卸式外观改装'新流派?"还有车主吐槽:"我新车才提三个月,现在每次上高速都忍不住往后视镜看,感觉自己开的不是SUV而是洒水车。"
目前Stellantis的解决方案还停留在"正在制定中"的阶段。按照汽车行业惯例,最终很可能要求车主到经销商处进行免费检修,可能会采用更牢固的卡扣设计或者增加辅助固定点。但令人费解的是,从2022款到2024款的车型都存在相同问题,这意味着生产线在三年间都没有发现这个缺陷。有供应链专家推测,可能是某个批次的零部件供应商在生产工艺上出现了偏差。
说到监管层面,就不得不提NHTSA这个机构。作为美国交通运输部旗下的安全监管机构,他们拥有要求车企强制召回的权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NHTSA对"车辆零部件脱落"类问题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去年他们就曾因类似问题对多家车企展开调查,看来随着汽车造型日益复杂,这些非核心零部件的可靠性正在成为新的安全焦点。
如果我们把视线放远些,会发现汽车召回其实是个全球性现象。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全球汽车行业平均每天会发生4-5起召回事件。但像Stellantis这样连续因装饰件问题召回的情况确实比较罕见。这也反映出当前汽车制造业的一个新挑战:在追求外观设计感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同时,如何确保每一个外部零部件都能经受住长期使用的考验。
有趣的是,这类"非核心零部件"的召回正在呈现上升趋势。相比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问题,外观件、装饰件的质量缺陷更容易被忽略。有业内专家指出,这可能与当前汽车行业"模块化生产"的趋势有关——不同供应商提供的部件在装配线上快速组合,任何细微的规格偏差都可能在后期使用中被放大。
对于已经购买相关车型的车主,建议近期多注意车窗边框是否有异常响动或松动迹象。如果计划长途出行,最好提前致电经销商咨询检修安排。虽然饰板脱落看似是小概率事件,但安全这种事永远应该采取最保守的策略。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爱车在公路上表演"爆装备魔术"。
说到底,汽车设计从来都是系统工程。从一枚螺丝到一个装饰条,每个细节都关系到整车安全性。希望Stellantis这次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提醒各位车主,车辆任何异常都不该被忽视,毕竟在安全这件事上,"过度警惕"永远比"侥幸心理"来得靠谱。最后借用网友的一句神评论:现在的汽车质量检测标准,是不是也该给自己来个"召回升级"了?
说到汽车召回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66年美国的《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如今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都建立了完善的召回体系。而中国自2004年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召回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倒不一定是质量下降,更反映出监管体系和消费者权益意识的完善。就像这次Stellantis事件,主动召回虽然短期内会影响品牌形象,但长远看却是对企业责任感的考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