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刷苹果支持页面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一行小字——就像便利店门口"店面装修"的告示那样不起眼,却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Clips应用将于2025年10月10日起停止下载"。没有鲜花没有掌声,这个曾经让无数人制作生日祝福视频、宠物搞笑片的应用,就这样安静地退出了数字舞台。
命运转折:从预装推荐到应用坟场
回溯2017年春天,苹果在教育主题发布会上隆重推出Clips时,台上演示者用即时字幕功能生成MV字幕的场面,当时让多少观众张大嘴巴。那会儿抖音国际版还没成为全球现象,Instagram的Reels功能更是没影子,Clips那个"按住录制松开暂停"的交互模式,简直就是为社交媒体的短平快内容量身定做。
最让老用户念念不忘的,是它那个语音实时转字幕的黑科技。你边做蛋糕边唠嗑,手机就能自动把"再加点糖"变成动态字幕贴在画面上。后来加入的AR面具更成了派对神器,能让朋友头顶虚拟彩虹跳舞。2019年那次大版本更新甚至加入了专业剪辑软件才有的绿幕抠图,用手机就能拍出电影特效感。
死亡预告:更新频率透露的蛛丝马迹
其实关注版本记录的人早看出端倪。去年整年Clips只更新了两次,还都是适配新系统的兼容性补丁。对比2020年那个每季度都有新贴纸包、新滤镜的活跃期,这应用就像逐渐失去营养的植物,叶子一片片掉光。苹果对待非核心应用向来如此,就像当年处理iTunes Ping社交功能那样,先减少更新,再停止下载,最后某天突然无法运行。
现在打开App Store已搜不到Clips,但老用户还能在已购项目里找到它。这个场景莫名让人想起被遗忘在阁楼的旧DVD机——还能运转,但已经没人会往里面塞碟片了。
数据迁徙:与时间赛跑的备份战
苹果在支持页面写得特别细致:想要保留带特效的成品,必须通过应用内分享菜单的"存储视频"功能;若只想留原始素材,相册自带导出就行。这种手把手教学透露出某种紧迫感,毕竟下次iOS大更新很可能就让这些依赖旧框架的特效全部失效。
建议还在用Clips的人赶紧翻翻作品集,特别是那些带AR圣诞帽的合拍视频,或者用动态表情包制作的求婚片段——这些充满时代印记的创作,说不定哪天就变成无法解码的数字化石。
生态链进化:谁还需要专属剪辑应用?
放眼现在iPhone相册自带的编辑功能,已经能实现Clips七成基础操作。更别说还有iMovie这个预装应用的存在,以及LumaFusion这类专业移动端剪辑软件的降维打击。当抖音都能一键生成AI换脸视频时,Clips那些静态贴纸难免显得像石器时代工具。
就连苹果自己也在不断"左手打右手"。去年iOS相册新增的回忆影片功能,自动生成的MV水准几乎媲美Clips手动剪辑效果。这种系统级应用的进化,让单一功能应用的存在感越来越微弱。
数字墓园巡礼:那些年消失的苹果应用
Clips的退场让人想起苹果应用坟场里的老朋友们:2012年推出的Passbook(后来改名Wallet),2014年消失的iOS版iPhoto,还有那个试图做社交但失败的Ping。这些应用最长活了五六年,短的像Game Center社交功能两年就下架。
有趣的是,Clips的8年寿命恰好是苹果非核心应用的典型生命周期。比起某些悄无声息消失的应用,它至少获得了官方支持页面的正式告别——在科技公司动不动就"砍项目"的今天,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善终?
或许某个午后整理手机文件夹时,你还会看到那个彩虹图标躲在角落。点开它,2018年用漫画滤镜拍的毕业旅行,2020年带AR口罩特效的远程祝福都还在。这些藏在代码里的数字记忆,就像阁楼铁盒里的拍立得相纸,记录着每个时期的科技如何参与我们的生活。
科技公司的迭代从来不留恋过去,就像Clips的告别公告只有三行小字。但当我们翻出那些带特效的老视频,或许会想起某个下午,如何笨拙地举着手机尝试语音转字幕,只为给某个人制造惊喜。这些笨拙而真诚的瞬间,或许才是Clips留给数字时代最真实的遗产。
冷知识彩蛋
据说Clips的实时渲染引擎后来被改进用于iPhone的电影模式,那个让人物背景自然虚化的算法,最初正是来自Clips处理AR贴纸时的边缘识别技术。看来应用会消失,但代码里的智慧总会找到新的归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