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个节点挤进6U空间,云服务商的新“省电法宝”来了!
朋友们,最近数据中心领域有个动静挺有意思,不像手机发布那样人尽皆知,但在懂行的圈子里讨论度可不低。这事儿好比是你家小区突然来了个空间规划大师,在原来只能塞下一个小书房的地盘里,硬是给你整出了一整套三室两厅还带书房健身房的功能,关键是物业费还给你打了个七折。今天咱们要唠的,就是超微电脑(Supermicro)刚刚给他们面向云服务商的解决方案家族,添了这么一位“空间管理大师”——一款基于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的新款6U规格、能塞进20个节点的微刀片系统。咱们一起来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有啥门道,能让云服务商们觉得“真香”。
超微电脑这家公司,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它可不是卖电脑配件的,而是在企业级IT圈子里,特别是在AI、云计算、存储和5G/边缘计算这些高大上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地位相当可以。就在最近,他们宣布要扩充自家基于AMD处理器的产品线了,这次的主角是EPYC 4005系列CPU的服务器。超微给它们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给市场带来性能强悍、能效出色,同时价格还比较亲民的解决方案。
这次新推出的具体是个啥玩意儿呢?是一款叫做MicroBlade的多节点系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高级的“服务器公寓楼”。以前呢,每个服务器就像一间间平房,占地方,管理起来也麻烦,水管电线都得各自接。而这个MicroBlade系统,就像一个设计精良的公寓楼,把很多个服务器“小单间”(也就是服务器刀片)集中在一个机箱里,然后统一管理整栋楼的供电、空调散热和网络连接。这对于那些业务增长飞快、需要系统能灵活扩展,同时又特别在意成本和集中管理方便不折腾的公司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超微的董事长兼CEO Charles Liang 梁见后亲自出来为新品打Call。他说的话信息量很足:“我们正在通过这款新的超微MicroBlade来持续扩展我们的产品组合,这款产品采用了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 他接着点明了这款产品的目标客户和核心优势:“这条新产品线加入我们已有的、已经很成功的EPYC产品家族后,能为云服务提供商们提供一个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绿色计算方案。” 然后他给了个特别具体、特别有冲击力的数字:“一个标准48U高的机柜,现在最多能塞进去160台服务器和16台以太网交换机!” 咱们来算笔账啊,传统的1U服务器,一个48U机柜也就放48台顶天了,现在能放160台,这密度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而且他特意强调了“每个机箱内部都自带交换机”,这意味着网络布线能简化很多,不用再从每个服务器单独拉线到外面的核心交换机,省事又省地方。
那么,这款由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驱动的超微MicroBlade系统,到底凭啥能做到这么“牛”呢?根基在于超微自家独特的“搭积木”式架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追求的就是极致的效率、强大的可扩展性和出色的性价比。官方给出的好处非常实在,直接戳中了数据中心运营者的心窝子:跟传统的1U机架服务器比起来,它能减少高达95%的线缆!朋友们,95%的线缆啊,数据中心里最头疼的就是密密麻麻的线缆,不仅容易接错,还影响散热,清理和维护都头大。这一下子少了95%,机房瞬间清爽。还能节省70%的空间,这很好理解,原来占满一个机柜的设备,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小角落就行。更厉害的是,能省下30%的能耗。电费可是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大头,省电就是省钱,而且更“绿色环保”。这些优势加起来,最终帮助企业在总拥有成本上省下一大笔,而且为他们升级改造数据中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灵活性。
咱们再深入扒一扒这个MicroBlade系统的具体配置和功能。它内部集成了一个双端口的10GbE(万兆以太网)网络交换机。这个内置交换机的妙处在于,它极大地简化了网络拓扑结构,不用再搞复杂的外部接线,从而使得每个机柜里能容纳的服务器实例数量大大增加,这就呼应了前面CEO说的那个高密度优势。
在管理方面,这个系统的机箱管理功能也很周到。它配备了冗余的机箱管理模块。冗余是啥意思?就是主要的管理模块万一坏了,备份模块能立刻顶上,保证系统管理不中断,这对于要求高可用的数据中心来说至关重要。它还提供了开放的行业标准接口,比如IPMI(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和Redfish API。简单理解就是,管理员可以用符合行业通用标准的方法和工具来远程管理整个系统,降低了系统管理的复杂程度,不用再为不同的设备学一堆不同的管理方法。
接下来,我们聚焦到每个单独的“服务器小单间”,也就是每个MicroBlade服务器刀片上。每个刀片支持一颗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这颗CPU最多有16个计算核心,能同时处理很多任务。内存方面,最高支持192 GB的DDR5内存,DDR5是目前比较新一代的内存技术,速度更快能效更好。另外,它还预留了一个双槽位的全高全长显卡的位置。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做普通的计算任务,还能插上一块性能不错的GPU显卡,用来跑一些人工智能推理或者图形处理类的应用也没问题。
那么整个“公寓楼”(也就是6U高的机箱)能住多少“房客”呢?答案是最多20个独立的服务器刀片。除此之外,机箱里还能放2台以太网交换机、2个管理模块。并且提供了N+N冗余能力(通常指电源和风扇等关键部件有备份),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超微认为,这样一个高集成度、高密度、好管理的系统,特别适合用在专属主机托管、虚拟桌面基础架构、在线游戏、还有AI推理这些具体场景里,能提供一个非常划算的解决方案。
说完超微这边的设计,咱们也得请出另一位关键角色——AMD。AMD企业级和高性能计算业务的副总裁Derek Dicker也出来说话了,他解释了AMD这边是怎么考虑的:“我们在设计AMD EPYC 4005系列CPU时,就充分考虑了我们系统合作伙伴的需求,目标就是打造一款能帮助他们开发出有差异化、成本效益高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的处理器。” 他特别提到了这款处理器的内存和输入输出功能特性,再加上AMD最新的“Zen 5”架构核心,给了像超微这样的技术伙伴很大的灵活性,去打造性能强大但价格门槛更低的系统,以满足那些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和专注主机托管服务的商家的特定需求。
那么,处于这次合作核心的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本身有啥亮点呢?它最多能提供16个核心、32个线程的处理能力,但热设计功耗可以低至65瓦。功耗低意味着发热量小,对散热要求相对低,更省电。这就实现了性能和能效之间一个很好的平衡,而且是在一个比较友好的价格点上实现的。
最后,在大家越来越关心的安全方面,这套方案也有考虑。超微MicroBlade支持TPM 2.0安全芯片,同时AMD自家的Infinity Guard安全技术也是一道防线。这些技术能给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多加一层保护,而且是在不增加太多成本和复杂性的前提下做到的。
超微这次的新品发布,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一款服务器产品,骨子里其实是在应对当前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发展的几个关键痛点:怎么在有限空间里塞进更多算力,怎么把乱七八糟的线缆理顺,怎么把昂贵的电费降下来,以及怎么让管理变得更省心。它不像消费电子品那样炫酷,但这种在基础设施领域实实在在的“精打细算”和“螺蛳壳里做道场”,恰恰支撑着我们每天顺畅的刷视频、玩游戏、用各种云服务。下次当你觉得网速飞快或者云服务稳定时,或许背后就有这么一群“空间管理大师”在默默出力呢。对于超微和AMD这次的联手出新,圈内的朋友们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一起唠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