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6|回复: 2

[业界] 黄仁勋称NVIDIA退出中国市场!华为、沐曦、摩尔线程等国产GPU接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科技10月26日消息,“NVIDIA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之前的95%骤降至0,目前我们已经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
最近,由美国城堡证券(CitadelSecurities)组织的一次活动中,NVIDIA CEO黄仁勋发表了一番引人注目的讲话。
2022年以前,NVIDIA靠着领先的GPU架构以及成熟的CUDA生态,在我国大模型训练芯片市场的占比甚至一度接近100%,几乎垄断了这一领域。​
“我们(美国)实施的政策,导致美国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黄仁勋坦言。​
此前黄仁勋还曾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将达到约500亿美元。​
随着NVIDIA退出中国市场,国产GPU厂商们开始纷纷扛起接力棒,填补市场空缺。​
当前在国内市场,国产AI芯片厂商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突破方向:既有沐曦、摩尔线程、海光信息、天数智芯、壁仞科技这类专注通用型计算架构(GPU)的芯片设计企业,也有华为昇腾、寒武纪、昆仑芯、燧原科技等主攻专用型计算架构(ASIC/DSA)的芯片设计企业。​
据了解,华为昇腾凭借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生态优势,成为了高端市场的主要替代力量,其旗下的昇腾910芯片已经进入国内互联网厂商大型AI模型的训练环节,实际应用效果逐步显现。​
而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上市企业,则在细分领域取得了不错的突破。​
其中寒武纪的思元590芯片,支持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在视觉处理、语言大模型等场景中,性能能达到NVIDIAA100的80%左右;目前它已与智象未来、百川智能等头部算法公司展开合作,为互联网大厂的搜索业务、广告推荐系统提供稳定的算力支撑。​
除了华为昇腾和寒武纪,摩尔线程的发展也值得关注——该企业已研发出四代GPU架构,还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十多款芯片。​
这些芯片的应用范围很广,涵盖了人工智能计算、专业图形处理以及桌面级图形加速三大领域,覆盖了不同场景的需求。​
沐曦科技则把重点放在“训练与推理一体化”的GPU芯片研发上。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GPU芯片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5000片,并且已经向北京、上海、杭州等九个主要智能计算集群交付了产品,落地应用进展顺利。​
不久前,沐曦集成电路(南京)有限公司在南京公开推出了首款全国产通用GPU——曦云C600,这一举措标志着国产高性能GPU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根据公开信息,曦云C600是基于沐曦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GPUIP打造的,而且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它的大容量显存搭配多精度混合算力,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算力支持,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
从市场数据来看,IDC的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自主研发的AI芯片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经攀升至30%,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突破50%大关,国产芯片的市场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
有业内人士指出,用不了多久,国产算力芯片的使用比例就会超过海外芯片,就目前来看,两者的使用占比已经基本达到五五分,国产芯片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当前国内面临的最大限制仍是先进晶圆制造工艺,好在在芯片设计方面,技术差距并不算大。软件生态虽然和CUDA还有较大差距,但这一领域并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限制,因此只要后续投入足够的资源,逐步完善生态,是能够慢慢赶上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英伟达的稀土储备能用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蕉人,不可靠,朝鲜战场上已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0-27 20:23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