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摸鱼党、数码控、以及被平凡鼠标逼疯的创意工作者请注意!今天咱们要唠的这玩意儿,绝对能让你一边瞪大眼睛一边挠头:这货到底是鼠标界的瑞士军刀,还是设计师喝高后的脑洞大作?别看它长得像块被压扁的智能肥皂,人家可是号称要终结你桌上“鼠标+数字键盘+触控板”的三件套江湖!
颜值即正义?先看看这“玻璃心”
首先登场的是Melt Mouse的“皮肤”——通体覆盖玻璃材质,走的是那种“我家鼠标不用吃饭所以不用留指纹”的极简高冷路线。光溜溜的触感让人想起商场里卖八千块的电磁炉,但重点来了:这整块玻璃表面压根不是装饰,而是一个能识别五指山压顶的触控板!你随便划拉两下,光标就跟着飘,两根指头一起上还能玩缩放旋转,活脱脱把MacBook的触控板抠下来塞进了鼠标壳里。
你以为它是鼠标?其实它是个“变形金刚”
官方给这玩意儿的关键词是“三合一缝合怪”——平常当鼠标用没问题,但只要你拇指在侧面轻轻一戳,玻璃表面瞬间亮起12个幽灵小圆点,秒变数字键盘!开会时突然要填Excel表格?再也不用扭头去敲键盘中岛了,直接低头在鼠标上噼里啪啦一顿按,同事绝对以为你在偷偷启动什么黑客程序。
更绝的是,这12个按键根本不服管!通过配套软件,你能把它们设定成任何快捷键:Ps党可以绑定“Ctrl+Z”忏悔键,剪辑小哥能把时间轴切割快捷键塞进去,甚至还能给每个软件存一套专属配置。想象一下,一边修图一边用拇指在鼠标上敲数字改透明度,这操作骚得仿佛在用手柄打《战地6》。
手感玄学与硬核参数
说到鼠标的灵魂——手感,官方神秘兮兮地祭出两大法宝:一是“震动反馈”(Haptic Feedback),号称每次点击都有类似iPhoneHome键那种微震动,避免了你敲玻璃时像在戳一块冻猪肉的尴尬;二是分辨率直接飙到6000 DPI,翻译成人话就是:你手腕抖一毫米,光标能从屏幕左边窜到右边,适合那些用4K屏还爱玩FPS游戏的“显微镜眼”玩家。
当然也别高兴太早,侧面仅有的两颗物理按键暴露了它的本质:这玩意儿大概率得配合手势操作过日子。想靠它打竞技游戏?可能不如五十块的双飞燕靠谱。
众筹的诱惑与陷阱
现在来到现实暴击环节:这科幻小宝贝正在Kickstarter上搞众筹,早鸟价237美元(注意,这不含运费、关税以及Hguan可能临时加收的“惊喜费”)。按官方计划,最顺利的情况下你得等到2026年9月才能收货——那时候恐怕苹果都能把鼠标做成AirTag大小了。
重点来了!众筹页面明晃晃写着“可能赔得底裤都不剩”的风险提示:钱可能打水漂、项目可能跳票、产品可能变砖。这简直像花钱预定了火星旅行票,既浪漫又刺激。
它到底在解决谁的存在主义危机?
表面看,Melt Mouse想拯救的是桌面空间告急的打工人。但往深了想,它其实在试探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为“偶尔用的功能”常备一堆设备?比如一个月才用几次的数字键盘,比如笔记本自带的触控板… 这种“万一用得着呢”的焦虑,被它拧巴地塞进了一块玻璃里。
当然也有人吐槽:既然都要带鼠标了,我干嘛不直接带个真·数字键盘?这就好比你说“手机能扫码为什么还要带钱包”——逻辑满分,但总有人追求那种“一出手就亮瞎全场”的仪式感。
说到底,Melt Mouse像极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美学作品:它用玻璃的脆弱挑战电子产品的耐用性,用多功能性挑战用户的耐心学习成本,用众筹的不确定性挑战钱包的厚度。也许它最终不会革了传统外设的命,但至少给死气沉沉的鼠标市场注入了科幻酱料味的活水——毕竟,谁能拒绝一个能在上面偷偷打计算器算工资的鼠标呢?(当然,算完发现买不起另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