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科技] 谷歌要把AI数据中心射上天?真·卷到大气层外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嘿,各位网上冲浪的兄弟姐妹们,今儿咱不吃娱乐圈的瓜,也不聊隔壁老王家的狗,来唠个硬核又魔幻的——谷歌它老人家,居然琢磨着把AI数据中心往太空里扔!没错,就是字面意思,发射!升空!宇宙级机房!这脑洞开得,马斯克看了都得愣三秒。您且坐稳扶好,咱这就把谷歌这个代号“追日者”(Project Suncatcher)的太空狂想曲,掰开了揉碎了(啊呸,换个说法,咱给它来个“深度解剖”),看看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啥星际仙丹!

事情是这么个来龙去脉。谷歌,就是那个你天天搜东西、看视频、用邮箱的科技巨无霸,它最近不是铆足了劲儿搞人工智能(AI)嘛?AI这玩意儿厉害是厉害,但它有个“大胃王”属性——贼能吃电!它那些建在地球上的数据中心,一个个都是“电老虎”,日夜不停地嗷嗷待哺。电费账单看着让人心绞痛不说,更关键的是,烧这么多电,发电厂就得拼命干活,碳排放那是蹭蹭往上涨,环保人士的血压也跟着往上飙。地球妈妈表示压力山大啊!

谷歌这帮技术宅挠破了头:地球上资源就这么多,电不够用,地方也金贵,咋整?总不能为了搞AI把地球榨干吧?于是乎,他们的小脑袋瓜一抬,望向了浩瀚的星空——哎,天上不是挂着个超大号、纯天然、无污染还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大灯泡”嘛?对,就是太阳!谷歌一拍大腿(脑补动作):“在地球上卷不动了?咱上天卷去!”

他们琢磨的这个“追日者”计划(Project Suncatcher),本质上就是个“太空数据中心养成记”。核心思路简单粗暴又科幻:把谷歌自家研发的、专门用来跑AI的“大脑芯片”——Tensor Processing Units (TPUs),塞进卫星肚子里,然后像放风筝一样,用火箭把这些卫星送到地球轨道上去。这些卫星可不是普通的卫星,它们得是“太阳能充电宝”卫星,浑身贴满太阳能电池板。

为啥非得上天?谷歌的工程师们掰着手指头给你算账:在地球上,太阳能发电受制于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效率打折扣。但到了太空,卫星绕着地球转,只要轨道设计得好,几乎能一直沐浴在阳光里!谷歌拍胸脯说(根据他们自己算的),这些太空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能比地球上同样面积的板子高出整整八倍!想想看,地球上的数据中心晚上得歇菜或者找别的电,太空数据中心却能24小时不间断地晒着太阳搞计算,这“续航焦虑”不就解决了?谷歌的梦想就是,利用这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在地球轨道上建起一片片的“AI算力农场”,想搞多猛的AI都行,再也不用担心电不够用或者被环保人士戳脊梁骨了。

谷歌负责“智能探索”的高级总监特拉维斯·比尔斯(Travis Beals)今天(指2025年11月5日)在官方博客里直接放话了:“未来,太空可能是扩展AI计算能力的最佳场所。” 为了证明他们不是纯画大饼,谷歌还同步甩出了一份“抢先看”的技术报告(注意哦,这报告还没经过学术界同行们的正式评议),详细介绍了他们目前在这个“上天计划”上鼓捣出了哪些名堂。

理想很丰满,现实嘛…得先克服几个星际级的“拦路虎”:

星际网速不能卡!想象一下,你在地球上刷个视频卡一下都受不了,更别说在太空里跑AI了,那数据量可是海了去了!谷歌的目标是让这些飘在太空里的数据中心,在计算能力上能和地球上的“电老虎”数据中心正面硬刚。要做到这点,卫星和卫星之间传递数据的速度,必须快得飞起——谷歌说了,得达到“每秒几十万亿比特”(tens of terabits per second)的水平!这网速,比你现在用的5G、6G啥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咋解决?谷歌想了个招:让这些卫星“抱团取暖”,飞得超级近!他们设想让整个卫星群(或者叫“星座”)保持一个极其紧密的队形,卫星之间可能只相隔“几公里甚至更短”。这距离有多近?这么说吧,现在天上飞的卫星,大家伙儿都保持着安全距离,生怕撞车。谷歌这想法,简直是要让卫星们在高速公路上“贴地飞行”还玩“亲密贴贴”,危险系数直线飙升!要知道,现在太空垃圾撞一下都是大麻烦,更别说一群价值连城的卫星挤在一起了,万一哪个卫星打了个喷嚏(轨道偏离),那可能就是一场昂贵的“太空碰碰车”事故。

太空环境太“硬核”!地球有大气层和磁场当护盾,太空可没有。那里充满了各种高能射线(辐射),对精密电子元件来说就是“慢性毒药”。谷歌的AI芯片(TPU)在地球上是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上了天能不能扛住辐射的“毒打”?

谷歌咋应对?他们拍着胸脯说(根据测试结果),已经拿他们最新的“延龄草”(Trillium)TPU芯片做过“抗辐射体检”了。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芯片能扛住相当于在太空服役5年所积累的总辐射剂量,而且不会出现永久性的“罢工”(故障)。听起来挺硬气?但太空环境复杂多变,实际上去跑几年会不会出幺蛾子,还得打个问号。

成本:上天是真烧钱!现在用火箭把东西送上天,那费用可不是开玩笑的。谷歌自己也承认,现阶段把TPU芯片发射上去,成本高得吓人。

未来能回本吗?谷歌倒是做了笔“未来账”。他们分析认为,随着火箭发射技术越来越成熟(比如可回收火箭更普及),成本会降下来。同时,太空太阳能发电效率又那么高。两相抵消之下,谷歌乐观估计,到了2030年代中期(注意是原文的mid-2030s,咱不换算具体年份),在太空建造和运行一个数据中心的能源成本(按每年每千瓦算),可能会和在地球上建一个同等规模的数据中心“差不多”(roughly comparable)。注意哦,这里说的是“能源成本”可能打平手,但前期巨大的发射和建造费用能不能摊平,还是个未知数。

光说不练假把式,谷歌打算动真格的了!
光在实验室里YY可不行,谷歌计划在2027年(也就是差不多两年后),联合一家叫Planet的卫星公司(这家公司专门玩地球观测卫星的),发射几颗“试验星”(原型卫星)上天。目的很明确:把这些特制的硬件(包括抗辐射的TPU芯片)送到地球轨道上,实地测试一下它们到底能不能扛住太空的“毒打”,以及它们之间能不能顺畅地“聊天”(高速数据传输)。这算是“追日者”计划迈向现实的第一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到太空溜溜就知道了!

整件事情这一圈看下来,谷歌这波操作,野心是真不小。一边是地球资源紧张、环保压力山大,一边是AI发展对算力胃口越来越大。咋办?谷歌的选择是:把数据中心射上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来驱动AI的未来!这想法够不够“追日”?够不够“狂野”?虽然前路布满荆棘——卫星要玩“贴贴”风险高、太空辐射是硬骨头、成本现在看还是天文数字……但谷歌显然铁了心(再换个说法,谷歌显然是下了大决心)要试试这条“通天路”。2027年的原型星发射,就是第一块试金石。要是真成了,那未来的AI算力格局,可真就是“天高任鸟飞”了。咱就搬好小板凳,嗑着瓜子,看看谷歌这“太空发电站”的脑洞,最后能不能真的变成照亮AI未来的“天窗”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6 08:00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