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2|回复: 5

[科技] 科研界“容嬷嬷”出手!新型锂电池遭钢针酷刑,温度仅升3.5℃面不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观众,欢迎收看本期《科学探秘之电池的终极试炼》!今天咱们不聊风花雪月,直接搬出古代酷刑现场——想象一下,一块电池被绑在刑凳上,对面站着面无表情的“容嬷嬷”科研人员,手里寒光闪闪的不是银针,而是一根标准化穿刺钢钉!传统电池在这儿往往惨叫一声火光冲天,但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团队新研制的锂电池,被扎透后居然只懒洋洋地翻了翻身,温度计显示才升高3.5℃!对比普通电池被扎后瞬间飙到555.2℃还爆炸的惨状,这差距简直是“冷宫与御膳房的温差”!

背景片花:电池为何要受“针刑”?
先给没追过前情的朋友补课:锂电池穿刺测试,是业界最狠的安全大考,专门模拟车祸中金属碎片刺穿电池的极端状况。一旦内部短路,传统电池就会开启“自焚模式”,专业术语叫热失控——就像爆竹引信被点燃,内部材料分解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催生更猛烈的分解,链式反应雪球滚到最后,就是一场浓烟烈火的大戏。

反派揭秘:原来“热失控”背后有奸臣!
科研团队这次能造出“硬骨头”电池,关键是抓住了潜伏在电解质里的“幕后黑手”——离子缔结。这玩意儿平时像个忠心老臣:它让锂离子和阴离子手拉手团结在一起,有利于形成保护电极的SEI膜,延长电池寿命。可谁知它是个双面间谍!团队发现,这种离子团结行为会把热失控的起火温度门槛狠狠拉低94℃——相当于把炸弹引信从两米缩到了二十厘米!

正派逆袭:“溶剂接力赛”化身锦衣卫
怎么治这个奸臣?研究团队祭出一招“溶剂接力赛”:他们调配出一种“识时务”的电解质,堪称化学界的锦衣卫——

太平年月(室温下):放任离子们正常交往,保障SEI保护膜顺利形成,电池寿命稳如磐石;
一旦发现温度异常(如穿刺瞬间):特殊溶剂锂盐LiFSI立刻拔刀出手,强行拆散锂离子和阴离子的“危险联盟”,从源头上掐断热分解反应!

这就好比给电池安了个智能东厂:平日允许朝臣议事,稍有谋逆苗头立刻镇压,把危机掐灭在摇篮里!

刑场实录:新旧电池对比惨烈
传统电池:钢针扎入瞬间,热成像仪上红色火团炸开,温度曲线原地起飞爆表,伴随浓烟和小型爆炸,场面堪比御花园放烟花;

新型电池:同一根钢针,同一位“容嬷嬷”,扎完后电池外壳只有一个微小孔洞,内部温度上升3.5℃——还没您手捧一杯热咖啡的温度变化大!更绝的是,红外镜头显示热量被死死锁在穿刺点周围,丝毫不敢蔓延,真正实现了“局部烫伤,全身无恙”。

后续彩蛋:硬汉还长寿!
这电池不仅扛揍,寿命更是持久——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81.9%,和市面上高端商用电池的耐用度持平。团队在《自然》杂志上豪气宣布:安全与续航不可兼得?这道选择题我们做成了全选题!

片尾预告
虽然量产时间表尚未公布,但想象一下:未来电动车面对车祸再不怕“火烧连营”,手机充电时能彻底告别“手雷模式”……这研究最颠覆的地方在于,它用四两拨千斤的化学智慧,把电池从“易燃易爆品”改造成了“淡定从容派”。下次再有人质疑中国科研想象力,您就把这篇“容嬷嬷针扎电池”的传奇故事甩过去——咱们的科学家,可是连安全测试都能拍出宫斗剧水平的狠人!

(镜头拉远,旁白压低声音)听说电池界的“太医院”已经连夜会诊,琢磨怎么给这方子批量投产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昨天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看上去是有点东西,不像那些吹固态电池的,吹了那么久,屁都不放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够尽快上市,价格也不要太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fqazwsx12 发表于 2025-11-8 22:59
希望能够尽快上市,价格也不要太高

电池是未来的希望,各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fqazwsx12 发表于 2025-11-8 23:00
电池是未来的希望,各种

锂电池之后,可能燃料电池用于大功率设备等,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fqazwsx12 发表于 2025-11-8 23:01
锂电池之后,可能燃料电池用于大功率设备等,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和电,不知道是不是终极电池,记得之前看的报道,已经有给小型设备,心脏起泡器用了,说能用20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9 00:23 ,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