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11-16 10:11 编辑
谁能想到,谷歌这个搜索引擎界的“超级课代表”,最近在德国翻车了!柏林法院一纸判决,要求谷歌必须给德国比价网站Idealo掏4.65亿欧元(约合5.42亿美元)的“违规补偿款”,外加另一家比价平台Producto的1.07亿欧元赔偿。这可不是小打小闹——Idealo原本开口要33亿欧元,理由是谷歌从2008年到2023年整整15年间,利用市场老大地位“耍流氓”,把比价网站挤得无处立足。
1. 事情起因:比价网站的“生存保卫战”
Idealo是德国媒体巨头阿克塞尔·施普林格旗下的比价平台,相当于国内的“什么值得买”混搭“淘宝比价神器”。它的核心业务很简单:用户输入商品名,它就能拉出各大电商的价格清单,帮你一键找到最便宜的卖家。但问题来了——谷歌从2008年开始,在自己的搜索结果里疯狂推送自家的比价服务,还把Idealo这类第三方平台的排名狠狠踩到搜索结果的第10页以后,用户翻半天都找不到。
这操作就像超市老板在自己店里立了个“特价区”,结果把其他供货商的商品全塞进了仓库角落。Idealo的联合创始人阿尔布雷希特·冯·松塔格直接开炮:“谷歌把市场支配地位玩成了捞钱模式,哪怕被罚款也能靠垄断赚回来!”
2. 法院判决:谷歌的“垄断罪证”清单
柏林法院这次判得相当细致,直接点出谷歌两条“罪状”:
搜索排名动手脚:谷歌的算法暗中给自家比价服务“开绿灯”,第三方平台哪怕价格更优也得吃灰。
广告规则搞双标:竞争对手投广告时被卡审核,谷歌自家服务却能秒过审,甚至抢占头部曝光位。
法院认为,这种操作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违反了德国《反限制竞争法》。不过谷歌这边也硬气,发言人当场表示“坚决不服,马上上诉”,毕竟4.65亿欧元只是Idealo要价的零头,但官司真要输到底,可能引发欧洲更多同类诉讼——比如西班牙、法国的比价网站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
3. 背景深扒:德国人为什么死磕科技巨头?
德国人对商业垄断的敏感度堪称“欧洲斗士”。从2017年脸书被罚限制数据收集,到亚马逊被调查滥用第三方卖家数据,德国反垄断机构一直是个“狠角色”。这次案子里的Idealo,更是阿克塞尔·施普林格集团的头马——这家集团旗下有《图片报》等媒体,本来就和谷歌在新闻版权上打过架,这次算是新仇旧账一起算。
另外,欧洲市场对科技巨头的“围剿”早有传统。比如欧盟之前罚过谷歌80亿欧元针对安卓系统垄断,苹果也被爱尔兰追缴130亿欧元税款。这次判决看似是两家公司的纠纷,实则藏着欧盟“数字主权”的暗线:不能让你美国公司在我们地盘上随便定规矩。
4. 谷歌的“委屈”与Idealo的“野心”
谷歌喊冤的理由也很“硅谷”:“我们的比价服务是为了用户效率!如果搜索结果里塞满第三方广告,体验会变差!”但Idealo翻出一组数据打脸:2008年到2023年期间,谷歌比价服务的流量涨了300%,而第三方平台平均暴跌40%。更扎心的是,谷歌一边在搜索结果里“藏”对手,一边还要求Idealo等平台遵守其“公平爬取协议”——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Idealo的创始人冯·松塔格放话说,哪怕拿到4.65亿欧元也不会停战,“得让垄断变成亏本生意!”这话其实有点指桑骂槐——谷歌去年在全球反垄断罚款上花了100多亿欧元,但净利润依然超过600亿,这点赔偿确实像“挠痒痒”。
5. 后续影响:小平台的“逆袭剧本”能复制吗?
这场官司最戏剧性的地方在于,Idealo要价33亿欧元但只判到4.65亿,看似“打折”,却开了个先例:小公司能用法律武器怼科技巨头,而且真能拿到钱。Producto跟着分到1.07亿欧元,更像是在传递“组团告巨头更划算”的信号。
不过,谷歌的上诉可能会拖上好几年。期间它大概率会稍微修改一下搜索算法,给第三方平台“让点缝”,但核心利益不可能放手——毕竟比价服务每年给谷歌带来近百亿广告收入。至于Idealo,这笔赔款相当于它两年利润,说不定会砸钱开发更狠的技术,比如用AI抓取谷歌“隐藏”的比价数据。
结语:一场没打完的“价格战”
这场官司表面是钱的问题,实则是数据话语权的争夺。谷歌像是个掌握流量水龙头的“园区物业”,而Idealo这类平台想自己接水管。法院的判决暂时把水龙头拧松了一点,但未来的水价怎么定、水管怎么铺,还得看双方在技术、法律、舆论场的下一轮掰手腕。
(最后唠叨句:德国人这较真劲儿,是不是该给他们颁个“反垄断斗士”勋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