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麻薯滑芝士 于 2025-11-23 15:32 编辑
哎哟喂,家人们!咱今天唠的这个事儿,那可真是科技圈连着汽车圈连着吃瓜圈的一出大戏!主角是谁?还用问吗,自带热搜体质的宇宙网红——特斯拉,还有它那个让粉丝狂热、让对手牙痒、让监管头秃的“完全自动驾驶”(FSD)!就在上周,特斯拉冷不丁在自己官网上开了个新“摊位”,专门吆喝它家两大当家花旦——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和FSD(完全自动驾驶)的“安全成绩单”!好家伙,这动静,不知道的还以为它要上市啥颠覆性产品呢!
一、 新瓶装旧酒?特斯拉的“安全数据中心”葫芦里卖的啥药?
以前呢,特斯拉也发安全报告,按季度来,跟发季度财报似的。但江湖上一直有吐槽,说它那报告吧,水分太大!为啥?因为它以前主要晒的是Autopilot的成绩单。Autopilot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高速巡航管家”,主要活动范围在路况相对简单的高速公路上。但FSD呢?野心可大多了!号称能在城里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里自己溜达!这俩能放一块儿比吗?就像你拿小区里骑平衡车的安全记录,去跟人家跑达喀尔拉力赛的比谁摔得少,这不扯呢嘛!而且最关键的是,交通事故这玩意儿,它分地儿啊!车水马龙、红绿灯乱闪、行人乱窜的市区道路,出事的概率可比笔直宽敞、大家伙儿都朝一个方向跑的高速公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特斯拉以前那报告,压根儿没把这茬儿算进去,你说这数据能靠谱?
所以这次,特斯拉搞了个“安全数据中心”(Safety Data Hub),看起来是想“痛改前非”?它终于!终于!把在高速上跑的里程数(主要归功于Autopilot)和不在高速上跑的里程数(FSD的主战场)给分!开!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那位专门研究自动驾驶、名字响当当的专家菲利普·库普曼(Philip Koopman)一看,哟呵,行啊老马,这算是个“好的开始”(原话:good start)。毕竟,区分场景是评估安全性的第一步嘛。
二、 数据亮瞎眼?特斯拉:用FSD,碰撞概率低到尘埃里!
特斯拉这回可是铆足了劲晒数据,恨不得把“安全”俩字刻脑门上。它说啊,全球特斯拉车主们,开着FSD(现在叫“有监督的完全自动驾驶”,意思就是你还得盯着点)已经跑了整整 64.7亿英里!而且官网还搞了个实时计数器,那数字噌噌往上蹦,看着就唬人!它拍着胸脯保证:用了咱家FSD,你遭遇“重大碰撞”(估计是车毁人伤那种)前平均能跑 510万英里!遭遇“轻微碰撞”(小剐小蹭?)前平均能跑 150万英里!
然后它还不忘拉踩一下全美“普通人类司机”的平均水平:他们呐,开个69.9万英里就可能摊上大事儿(重大碰撞),开个22.9万英里就可能蹭掉块漆(轻微碰撞)。这么一比,FSD的数据简直是碾压级胜利啊!特斯拉就差没直接喊:“看!FSD就是比人靠谱!赶紧买买买!”
三、 专家集体泼冷水:老马,你这数据经不起扒啊!
然而!剧情在这儿急转直下!特斯拉这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边厢,安全专家们集体戴上“列文虎克”牌显微镜,对着这份新鲜出炉的报告一顿猛瞅。结果咋样?结论就俩字:扯淡!
槽点一:田忌赛马,胜之不武!
那位发表过多篇关于特斯拉Autopilot权威研究的土木工程师诺亚·古达尔(Noah Goodall)直接开炮:“表面上看,FSD表现还行哈?但我对这数字基本没啥信任度!(原话:But I put very little faith in these numbers)为啥?就凭特斯拉过去在安全数据上那‘光辉’的忽悠史!”(原话:because of Tesla’s past deceptions)。
库普曼教授更是直接戳破了特斯拉的“数据魔术”。他说特斯拉这逻辑,就好比一个高中吹牛说:“俺们学校培养的运动员最牛X!因为俺们学生跑得比全美平均速度快!” 听着挺唬人?问题在于,这“全美平均速度”里,可是包含了坐轮椅的老爷爷老奶奶、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还有压根不爱运动的宅男宅女啊!特斯拉拿自家崭新的、浑身装满高科技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的特斯拉,去跟全美公路上跑的所有车(包括那些安全配置约等于零、车龄能当你爷爷的老破车)比安全?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这就叫“田忌赛马”,拿自家上等马去跟人家的下等马比,赢了也不光彩啊!真要证明FSD牛,你得拿装了FSD的特斯拉,跟同年代、同级别、安全配置相当、但没装FSD的车,在同样的路况下跑,那数据才有说服力!特斯拉敢这么比吗?报告里可没提。
槽点二:关键信息,选择性失明?
更让专家们炸毛的是,这份号称“透明”的报告里,压根没提因为Autopilot或FSD导致的受伤或死亡人数! 一个字儿都没有!特斯拉咋解释的?它说:“哎呀,受伤报告这玩意儿,有的是车主自己主动报的(但人家不一定报啊),有的是因为涉及健康隐私法律,我们拿不到数据啊!”(原话:inconsistently provided through voluntary reporting by drivers or otherwise inaccessible to Tesla due to health-related privacy laws)。
库普曼教授一听就笑了:忽悠,接着忽悠!他说特斯拉真要想知道,办法多的是!最简单粗暴的——数数有多少告他们的官司不就完了?(原话:by, if no other way, counting up the incoming lawsuits)。死了人,家属能不告你?这数据特斯拉心里能没点数?为啥不公布?库普曼教授一针见血:“特斯拉发布的这玩意儿,满篇都是营销吹嘘,压根不是严肃的安全分析!”(原话:Tesla has released a document full of marketing puffery, and not a serious safety analysis)。翻译成人话:这就是份精心包装的广告!
槽点三:自说自话,没人背书!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特斯拉的“友商”Waymo了。人家Waymo,就是谷歌旗下那个在美国五个城市搞无人出租车(Robotaxi)的,也搞了个在线安全中心公布数据。但人Waymo不光自嗨,人家还老老实实把数据拿去给行业里的专家们“会诊”(peer-reviewed studies),用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来证明:看,咱家这纯无人驾驶的车,确实比人类司机稳当!这叫啥?这叫“真金不怕火炼”,有第三方背书!
反观特斯拉呢?独立验证?不存在的! 古达尔研究员甚至吐槽,他想拿特斯拉的数据做研究发论文都困难!为啥?因为审稿的专家们一看数据来源是特斯拉,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儿怕不是假的吧?”(原话:reviewers assume they’re fake)!这信任度,已经跌穿地板了。古达尔无奈表示:“这些数据没一个经过独立验证,我只能选择信特斯拉……但这太难了,想想他们过去在安全数据上那些忽悠人的黑历史!”(原话:None of these data are independently verified, so I’m forced to trust Tesla here, but that’s very hard given their history of misleading practices)。
四、 未来悬了?特斯拉的命根子就是“信任”
唠到这儿,咱得把格局打开。特斯拉为啥突然这么“积极”地晒数据(虽然被喷成筛子)?因为它心里门儿清:它的未来,它那万亿市值的梦想,全押宝在“自动驾驶”这张牌上了! 大家得信它家的FSD是真安全、真靠谱,才敢用、才愿意掏钱订阅啊!要是大家觉得这玩意儿就是个“马路杀手辅助器”,或者数据全是注水的,那特斯拉的“科技神话”可就真悬了。所以,这份报告背后的赌注,高到不能再高!(原话:the stakes couldn’t be higher)。
总结陈词:步子迈得挺大,诚意还是稀碎!
所以,家人们,看懂没?特斯拉这次搞的“安全数据中心”,确实迈出了区分高速/非高速场景这一步(库普曼教授认证的“好开始”),表面功夫做足了。但是!在数据对比的公平性上(新车vs所有旧车)、在关键事故信息的透明度上(伤亡数据缺失)、在数据的独立验证性上(全靠自说自话),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营销味冲天,干货掺水严重! 专家们的白眼都快翻到后脑勺了:老马啊老马,你这数据,忽悠小白还行,想蒙我们这些门儿清的?省省吧!想真正证明FSD比人强?拿出点真材实料、经得起扒皮的数据和第三方验证来!否则,这份“安全成绩单”,顶多算个“自嗨型PPT”,离真正赢得信任,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咱啊,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