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93|回复: 1

[科技] 微软把48年前“文字密室逃脱”祖宗开源了!免费开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们!今儿个咱不聊新机发布,不卷参数跑分,咱穿越回1977年,围观一场科技巨头发起的“电子考古大发掘”!您没听错,就是那个手握Windows和Xbox的微软,最近跟做慈善似的,又把压箱底的古董宝贝——Zork I, II, III​ 这三款骨灰级文本冒险游戏,一股脑儿给开源了!免费!白给!随便下!这操作,跟上个月他们把自家80年代的MS-DOS操作系统源码公开那波,简直是一脉相承的“科技活雷锋”作风啊!

这事儿咋来的?跟微软最近“吞”了动视暴雪有关?
哎呦,您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咱得把时间线捋一捋。就在去年(2024年),微软完成了游戏史上那桩惊天动地的收购案——花了大价钱把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给“吃”进肚子里了。这动视暴雪可不是啥小角色,它肚子里装着《使命召唤》《魔兽世界》这些响当当的IP。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动视暴雪这“大鱼”肚子里,还藏着一条更老的“鱼”——一家叫Infocom的游戏公司。而Zork这游戏的“亲爹”,正是Infocom!

所以啊,这条“权利链”就跟大鱼吃小鱼似的:最早是几个麻省理工(MIT)的天才学生在1977年鼓捣出了Zork的原型 → 这帮学生成立了Infocom公司把它商业化 → Infocom后来被动视(Activision)给收购了 → 动视又和暴雪合并成了动视暴雪 → 最后,动视暴雪被微软一口“吞”了!绕了这么一大圈,一个将近半个世纪前的大学生项目,版权愣是落到了蓝星顶级科技巨头手里,您说这故事够不够戏剧性?

Zork是个啥?1977年的游戏能玩啥?
咳,咱得给可能不太熟的伙伴补补课。1977年啊,那会儿个人电脑才刚冒头,苹果II型电脑还是稀罕物,内存小得可怜,屏幕显示个字符都费劲,更别提啥高清贴图、光影特效了。Zork这游戏,它压根儿就没!有!图!像!对,您没听错,纯文字版的“密室逃脱”!

您试着脑补一下:眼前只有一行行白底黑字的英文描述,比如“您站在一栋白色房子西侧,面前是一扇木门。地上有个小邮箱。” 然后您就得像个真正的冒险家一样,用键盘敲命令:“打开邮箱”(open mailbox)、“拿出传单”(take leaflet)、“读传单”(read leaflet)… 游戏目标?就是在被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比如一种叫“Grue”的、专在黑暗里吃人的怪物)干掉之前,尽可能多地找到散落在地下的20件宝藏,赚取积分!那句流传甚广的“你已被一只Grue吃掉”(You have been eaten by a Grue),就是Zork的“死亡名言”!

为啥拆成三部曲?里面藏着个超前的“黑科技”!
微软在开源公告里还抖了个超酷的历史冷知识:为啥Zork要分成I、II、III三部曲卖?答案特实在——当年的家用电脑(像Apple II、早期的IBM PC)内存实在太!小!了!根本跑不动最初在大型机上开发的完整版Zork!

Infocom那帮工程师多机灵啊,他们一拍大腿:得,咱把游戏“切”成三块!于是就有了《Zork I: The Great Underground Empire》(伟大的地下帝国)、《Zork II: The Wizard of Frobozz》(弗罗波兹的巫师)和《Zork III: The Dungeon Master》(地下城主)这三部曲。但这三部曲牛在哪?它们用的都是同一个核心系统——Z-Machine(Z机器)!

这Z-Machine可了不得!它相当于一个“万能翻译官”。游戏的故事和逻辑被编译成一种特殊的“故事文件”(story file),然后Z-Machine负责在不同的电脑平台(Apple II、IBM PC、Commodore 64等等)上解释运行这个文件。这意味着啥?意味着Infocom不用为每一款新出的电脑平台都重新写一遍游戏代码!他们只需要为那个平台写一个Z-Machine解释器就行了!这在当时,绝对是跨平台兼容性的神操作!Zork也因此成了最早一批能在五花八门的电脑上跑起来的游戏之一,妥妥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远古先驱!

微软开源了啥?怎么玩?
这次微软开源放出来的,就是Zork I, II, III 的原始源代码和相关文档!东西都放在微软官方的GitHub仓库里(https://opensource.microsoft.com ... -iii-go-open-source)。想怀旧或者想研究上古游戏开发秘术的朋友,可以直接去那儿下载、学习、甚至魔改!(当然,开源协议得看清楚哈)。

至于怎么玩?微软也贴心地给了指引:您可以去Zork的开源公告页面(同样在微软官网或GitHub能找到),那里有详细的说明,教您怎么配置环境,把这几款“文字密室逃脱”的鼻祖给跑起来,亲自体验一把1977年的“脑补式”沉浸冒险!

结语(唠嗑收尾)
微软这波操作,表面上是开源了几个老古董游戏,骨子里却是一次对电子游戏史活化石的“数字化保护”。从DOS到Zork,微软似乎在用行动说:科技这玩意儿,光往前狂奔不行,偶尔也得回头看看来时路,把那些塑造了今天的“源代码”好好珍藏起来。47年前的文字冒险,没有炫酷画面,却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解决硬件限制的智慧,成为一代经典。下次再有人跟您聊“跨平台”、“虚拟机”,您不妨提一嘴Zork和它的Z-Machine,这才是真·祖师爷级别的解决方案!得嘞,今儿就唠到这儿,对老游戏源码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去微软GitHub挖宝吧!说不定下一个经典,就藏在您对历史的琢磨里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github.com/historicalsource/zork1
这个网站打不开啊,没法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11-23 23:44 , Processed in 0.34320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