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驱动的准谐振加热,做做科普实验还行,没法实用化。所以直接借用了坛友stevenyan198设计的3525推半桥的功率级,先做测试。
测试结果,上视频真相(已补在主楼)
根据那个K6107美国CB机外壳的前面板,自己画了pcb,做了个主控板。没买TB上便宜的Atmega8的公版主控板,也没用那个电路,就是不喜欢。
主控板功能包含:
- 手柄振动监测,40秒自动待机休眠;
- 手柄K热电偶温度信号放大调理(TI/BB的300倍单级运放),送到ADC模拟电压检测;
- 1kHz PWM线性加热功率控制信号,光耦隔离输出(因为我自己功率板还没做,先这么出接口;他这个功率板只能ON/OFF满功率控制,所以给的占空比是0%和100%);
- 4位16段米子数码管显示,配合这个面板尺寸的屏太难找了,OLED /LCM液晶找了一圈都没合适的。唯独这个Liteon的米字管还可以,能显示字符,方便后期扩展功能。
- EC11旋转编码器飞梭手调,(还没安装)
- 带个钟,电子表,电表上大量用的EPSON RX8025T时钟,IIC接口。配合一个1.5F超级电容,理论可掉电维持20天。手头其实有个带32k振荡器的RTC芯片PCA2109发现晚了。
测试,以及发现的问题:
- 高频一开启,干扰极大;刚开始固件写的有bug,一开高频就狂进振动检测的中断,MCU死机了,卡那里不动。后来减小上拉电阻阻值,滤波电容加到1nF,改了程序,就好了很多。
- 热电偶输入,震动信号入,极易受干扰有浮动高电压进来。需补充加入正反钳位二极管,用的US1J快管或TVS,以及到地和+5v的钳位。这一点我当初画板子没考虑到。
固件 检测策略上,网上有人说加热时不测温,停止的间歇去测温,以防被干扰。但高频烙铁功率大升温太快了,必须实时监测,否则会失控。加入抗干扰和滤波措施,以及软件滤波,目前实施下来能一直检测到正确数值。热电偶信号电路上一开始就没画那个Π型LC低通滤波器。
- 温度校准,我用的手持式热电偶测温表校的数值,也不太准。没有专门的烙铁测温设备。
- 目前的ON/OFF控制,简单粗暴,效果不好温度过冲大。加热功率60-80W,随烙铁头温度飘动;而且开启时间不能太短,不能做斩波调制。因为这3525半桥有个自举启动时间,短了起不来。
- 后续要改成pid精准控温,首先必须实现加热功率可以线性可调,至少50%-100%的区间可调。我打算要用到频率可变的LLC一体驱动,高频往低频(谐振最大功率点)区间推。
正反钳位二极管,主要手头没有合适TVS和稳压管。只能串二极管了。实际最终串了6颗,嵌到4v。
钳位二极管以及补充滤波电容。4148太小,后来用的US1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