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766|回复: 0

[业界] 折叠屏手机迈出第一步,但我们好奇它到底要怎么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5 22: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我们都是技术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 X以及包括OPPO、小米等在内的手机厂商纷纷加入战局之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对智能手机的未来抱以新的期待。
在前几天极客公园的文章《早产的折叠屏手机:一种恐惧型创新》中,编辑尝试从技术上去分析了目前折叠屏手机面对的诸多难题。但以新技术主导的手机变化背后,更多挑战则是深入折叠屏手机的内容与交互层面。在极客之选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折叠屏手机在交互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尚未成熟的折叠屏交互
关于折叠屏手机,我们不妨先提出一个问题:当智能手机在手机和平板两种形态之间来回切换时,它的交互会是怎样的?
在今年正式亮相的两款2019年发售的手机Galaxy Fold、Mate X身上,答案似乎不够完美。实际上无论是在发布会上只享有15分钟出场时间的Galaxy Fold还是让人期望值颇高的华为Mate X,在交互层面我们都没有见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惊喜,或者说,与折叠屏技术带来的突破性尝试相比,其交互方式的进展反而显得吞吞吐吐。
我们先来看看三星。在发布会上为Galaxy Fold提供的15分钟展示时间里,我们见到了官方演示折叠屏手机几个使用场景。包括查询谷歌地图,观看Netflix视频以及多任务演示。但从交互层面来看,当手机展开成为折叠屏后,如何进行多任务是人们最关心的,而Galaxy Fold仅仅展示了一个三任务同屏功能就结束了。

图自三星
可以看到,由于大屏幕的优势,手机终于可以尝试最多三个任务同屏幕操作,这让折叠屏的效率优势被发挥到最大,理论上你可以在手机上一边看视频一边聊天一边搜索资料。但接下来才是麻烦的事情,举例来说:当三任务同屏时,右下方的浏览器界面和最下方的导航栏中都有返回按钮。如果用户第一次使用,他应该会对此产生困惑,再加上当他需要打开输入法搜索时,屏幕会立即加入新的键盘界面,这种情况引起的混乱或许并不利于效率提升。
相较而言,华为的尝试似乎克制一些。在交互介绍上,官方列举了网购、发邮件和拍照的交互方式。通过将屏幕一分为二,用户可以一边快速浏览商品,一边查看某个具体商品的内容;或者在编写邮件时,一边编写内容,一边从相册中找到需要发送的图片。

图自华为官方
而在拍照时,通过折叠起来的正反屏幕,可以让被拍摄对象实时预览到画面内容。遗憾的是,除了拍照部分,华为没有在发布会现场演示其它的交互操作,也让人感到交互上的困惑。
很显然,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折叠屏技术的进一步落地带来了未来的更多可能,但呈现出来的内容却让交互变得复杂了,加上如今各家厂商在设备尺寸、长宽比上的混乱情况。在展开与闭合之间,这种融合手机和平板的新型态设备对交互和内容的要求比以往要高得多,而厂商们准备得并不充足。
手机到平板的交互尝试
在智能手机不算太长的发展历程中,屏幕尺寸的变化以人们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飞速增加,从乔布斯时代提出的4英寸体验最佳到如今的6.5英寸甚至更大,围绕屏幕的变化让手机和平板的界限不再那样明显,但在交互层面没有出现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内外并不一致的情况令折叠屏除了给人带来惊讶的第一印象之外没有带来更多值得期待的东西,交互层面的变化在左右着人们对这类产品的判断。

图自Android Developers
其实,作为掌管Android系统大权的谷歌,早在去年11月就在开发者论坛提到了Android P对可折叠设备的优化,其中提到了三个特征:屏幕连续性(Screen continuity)、多任务恢复(Multi-resume)和多显示屏(Multi-display),这三点特征是目前Android系统在折叠屏上走出的最远距离,但详细了解你就知道,这几点还不够。
屏幕连续性:为了保证体验的连续性,折叠屏需在系统交互上提供从一个屏幕(小屏幕)切换到另一个屏幕(大屏幕)的无缝过渡,因此开发者需要开发不同布局的应用以确保其在多种屏幕尺寸之间转化。
多任务恢复:以多任务展现大屏幕效率时,应当保证用户操作正常运行。如用户聊天时能否保持视频的正常播放,或者搜索时能否保证聊天的正常进行,这些需要开发者进行多任务优化。
多显示屏:如果一款设备拥有多个屏幕,在从一个屏幕转移到另一个屏幕时,应用程序需要保证出现在用户需要的界面,用户可以指定该程序运行在哪个屏幕上,因此开发者要开发出适应多屏幕的应用。
可以看出,在折叠屏设备上,谷歌尝试引导的方向更像是同时兼容手机与平板应用程序,但交互上则只有多任务的简单处理。当厂商跃跃欲试将技术落地到带到我们生活中来时,这种先兼容后优化的思考也许无法带来新型态设备的体验变革,所以很明显,厂商们不仅仅要等待谷歌的系统优化,更重要的是去重新思考折叠屏的存在价值,并以此带来交互创新。
关于这个目前还没有解决的难题,也许一些老前辈们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比如十多年前就出现的双屏折叠游戏机任天堂NDS。
从NDS到折叠屏手机
游戏机的双屏时代是任天堂NDS开启的,不过和手机双屏时代初期的默默无闻不同,任天堂通过NDS这台游戏机开辟了一片新的蓝海。NDS的成功经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NDS全名Nintendo DS,于2004年推出,其中DS是「Dual Screen(双屏幕)」的缩写,这个和以往游戏机不同的设计被用在游戏机上,竟然成功对抗了拥有强大性能的PSP游戏机,而任天堂在NDS这样一个拥有双屏幕,可折叠收纳起来的游戏机上的设计思路也非常特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PP|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条款|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闽公网安备35020502000485号

闽ICP备2021002735号-2

GMT+8, 2025-7-19 10:23 , Processed in 0.4836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6-2025 MyDigit.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