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国内汽车生产水平已经非常成熟,在民用领域,发动机、底盘基本和世界主流接轨,没有非常明显的差距,但变速箱仍有较大差距,而变速箱关系到汽车的使用寿命,维保价格等一系列关乎车主钱包的问题,故行文分享并解析一下目前中外变速箱水平,望君阅之有所收获。
另外,码字不易,望多多打赏元子
CVT变速箱之殇
在金属零件中,有着一条铁律,就是硬链接一定比摩擦连接更耐用,所以在结构设计上,必须尽可能的减少金属摩擦。
CVT首当其冲,其动力传输部分是通过钢带与锥轮的摩擦进行的,摩擦力=压力*摩擦系数,钢的摩擦系数基本是固定的,为了达到摩擦力,就得加大锥轮的压力,但压力过大又容易把钢带或者锥轮压坏,这里就很考验钢的硬度和韧性,是冶炼学领域了。在爱惜驾驶的情况下,有些牌子能干到20W公里,有些10W公里就不行了,大概就是这个变速箱的天花板了。
PS:丰田的CVT加了起步齿轮,即汽车起步时用硬链接齿轮起步,30时速时转CVT传输动力,避开了起步扭矩大的区段,变速箱的寿命很轻松的干到了顶端。
理论上故障率一样的AT与DCT:
AT变速箱使用的是行星齿轮变速,只需要固定太阳轮、行星架、外齿圈的任意一个,就立刻可以变速,而双离合则是通过拨叉控制挡位,实际上两种技术都很成熟,是硬链接的领域,很少会发生故障,所以两种变速箱的弱点都在离合上面,基本都是离合片过热磨损,或者液压泄压导致损坏。
这三张图片里面有AT变速的摩擦片,干式双离合的离合片,湿式双离合的离合片,看你能不能分出来哈~
干式双离合没有油液的保护,比较容易高温和生锈,寿命是最短的,湿式双离合离合片的寿命不错,但是要注意避免起步猛加油,因为双离合没有液力偶合器,起步是半离合状态特别容易烧离合片,速度上来之后再随心所欲,AT注意勤换油就行了,没什么特别的。
新秀之混动变速箱
除了丰田的ECVT,和发动机不参与轮子驱动的增程式,其余的混动变速都是通过上段所述的离合片离合动力,设计上略有不同而已
虽然有些加了多档的变速箱改善高速性能,有些加了差速器是发动机和电机可以共同驱动,有些加了双电机,可以发动机发电给电机驱动,但他们的机械结构基本受限于湿式离合片的寿命。总体来说,设计难度和钢材的要求不高,寿命都非常不错,但是混合动力还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电池。即便是丰田的ECVT,电池的寿命也只有8~10年左右,时间一到,就得换电池,也相当于变速箱大修了。
如果你选购混合动力,那么尽可能选购电池大的,且不要充电当纯电车使用,尽量当纯油车使用,因为小容量的电池循环次数增长的特别快,一旦电池寿命到了,也相当于变速箱的寿命到了。
混动可以说是,用电池解决了变速难的问题,但又被电池限制了变速箱的寿命。
变速箱领域最高的智慧结晶ECVT
ECVT是目前唯一一款没有离合控制的变速箱,而且是无极变速,设计的思路就是行星齿轮,中心轮是发动机输出轴,行星架是电机,外齿圈是轮子,只要控制行星架上的电机是发力还是受电,力的程度如何,就能做到汽车变速、前进后退切换、原地充电。这控制不需要机械移动,只需要控制电机电流即可,可靠程度绝无仅有。
虽然目前受限于化学储能,寿命绑死在了10年,但如果改用超级电容(目前体积太大难以实现,或许改善程序应用以应用超小容量可行),或发明了高循环寿命的电池,这一变速箱基本是内燃机的天花板了
后言
变速箱的故障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构的设计、钢材的应用、机加工的成熟度都会影响故障率,本文也只是管中窥豹,只是从结构和易损部分分析变速箱而已,并不绝对,只是技术探讨。也有可能几年就找到了更好的电储能方式,不再受限于内燃机,就不用再折腾这机械之美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打赏
-
查看全部打赏
|